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蜀汉之庄稼汉TXT全文 > 第992章 魏国的增援(第1页)

第992章 魏国的增援(第1页)

此时的魏国,原本朝中地位最高的陈群,已经在半年前去世。曹叡的四位辅政大臣,如今只剩下在外领军的司马懿。两个月前,尚书令陈矫刚拜司徒,上个月又正好去世。也就是说,三公之位,皆无人担任。才刚刚升为尚书令的薛悌走上前,拿起军报,看了一遍,又递给右仆射司马孚,司马孚览毕,再递给中护军蒋济……看着底下的臣子皆是默然不语,曹叡不禁更是觉得恼怒:“怎么啦?都不说话?前些日子不都是夸口说蜀虏必然败退吗?”“如今蜀虏兵犯并州,怎么无人提出退敌之策?说话啊!”曹叡吼出最后几个字后,他只觉得眼睛开始突突胀疼,眼前阵阵发黑,吓的他连忙闭上眼,靠到软垫上缓缓气。只是蜀虏从并州破关南下的消息,不但让曹叡难以接受,就是久历风雨的一些老臣,亦是被惊得面容失色。更别提那些五六品的官员,不少人都是面有惊恐之色,甚至有人的双腿在发软。畏蜀如虎,真不是说笑的,而是某种事实。这种情况下,怎么出列开口说话?朝堂上罕见的失声,让有些老资历的官员,想起了当年武皇帝差点迁都一事。那个时候,同样也是有一个姓关的……怎么姓关的老是喜欢干这种事情?压抑的沉默过后,中领军杨暨终于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眼下之急,乃是尽快增援晋阳,只要晋阳不破,蜀虏就不敢放心继续南下。”曹叡这才睁开了眼,面容疲惫地长叹一声:“如今之计,唯有如此,别无他法,然援军从何而来?”杨暨斩钉截铁地说道:“河内郡尚有精兵五万,正好可走轵关陉入并州,以备蜀虏。”此时魏国君臣心里,皆是有些庆幸:幸好当时没有把从河北征召而来的五万人马送到关中啊!要不然,这局势只怕是糜烂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曹叡又问道:“然则派何人前去领军,阻挡蜀虏?”群臣又是一阵沉默。如今军中能用者,除了镇守扬州荆州,剩下的,基本都派去了关中。倒是夏侯三族,还有一些人才,可惜曹叡又不敢用。想到这里,他心里不禁一阵悲哀:武皇帝与文皇帝时,国力雄厚,精兵猛将,不可胜数,怎么到了自己手里,就成了这个模样?中护军蒋济终于站了出来:“臣愿往。”曹叡看着这位三朝老臣,不禁流露感动之色,他情真意切地说道:“蒋中护可谓大魏忠臣矣!此番前往,不知蒋中护可有什么要求?”蒋济叩首,然后抬起头来,咬牙愤恨道:“臣唯一的要求,就是恳请陛下,下旨治毕轨失职之罪。”不但是曹叡,甚至魏国群臣,皆是惊骇,不知蒋济为何说出这番话来。只听得蒋济大声道:“陛下,毕轨先有逼反胡人之举,后有塞外兵败之耻,现在面对蜀虏,又举措失当。”“兵少不知紧闭城门而守,反是与蜀虏战于野外。其召集匈奴之举,尤为可恨,实是将晋阳拱手让于蜀虏啊!”听了蒋济的话,不少人皆是不明所以,有人疑惑地问道:“蒋中护,匈奴人勇悍,召集起来阻挡蜀虏,有何不妥?”蒋济闻言,猛地转过头去,把提问的人吓了一大跳:“若是匈奴人可用,为何武皇帝不令其守雁门,反是置于晋阳之后?实是因为匈奴不可信!”“董贼祸乱天下时,匈奴就曾趁机反叛,抢掠并州河东等地,足见其狼子野心。”“若是毕轨能打败蜀虏还好,匈奴犹不敢有作乱之意,若局势稍有不利,就怕匈奴顿生异心,到时悔之晚矣!”二十年来,仅靠着军司马就能控制住匈奴各部,让魏国很多人产生了一种习惯依赖。他们没有意识到,眼下这种局面,并州已然失去了压制匈奴人的能力。可以说,没有足够数量的魏军进行弹压,就想逼着匈奴各部拼死抵挡汉军,简直就是在做梦。蒋济是一开始就跟着曹操,甚至曾代替曹仁统帅过大军的老臣。经历了曹魏三代的他,见识远超大多数人。中平四年,也就是五十年前,汉家余威犹在,但因为征发匈奴太过频繁,不少匈奴人竟是反叛了对汉朝惟命是从的匈奴单于。这些年来,毕轨在并州欺凌胡人犹胜后汉,匈奴胡儿又岂会毫无怨言?如今并州兵力空虚,他居然还不知死活地召集匈奴前往晋阳,简直就是给匈奴人作乱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机会。蒋济可以肯定,只要对蜀虏作战稍有不利,那些久有不满之心的匈奴诸部,说不定就会一哄而散。甚至有人稍加挑拨,晋阳后方的匈奴部族,只怕就要四处为祸。蒋济越说,情绪越是激动,愤懑之意,溢于言表,最后高呼:,!“陛下,毕轨误国,实不可恕啊!”曹叡悚然一惊。想起当年毕轨兵败之后,蒋济就曾力言,毕轨不堪任并州刺史之职,不若召回朝中。没想到竟是一语成谶。想到这里,曹叡心里也是后悔:“吾悔不听卿之言,致有今日之失。此次北上,吾赐汝假黄钺,并州诸事,皆由汝作主。”“臣领旨。”确定了领兵人选,曹叡又说道:“事态紧急,我会立刻派人前往关中,让大司马也想办法注意蜀虏的动静,到时蒋中护与大司马紧密配合,以驱逐蜀虏为要。”说到大司马,曹叡不由地就是冷冷地扫了一眼右仆射司马孚一眼。司马孚眼观鼻,鼻观心,只是垂首不语。这一次出现这么大的失误,司马孚知道,陛下心里定是会怪罪自己的二兄(即司马懿)。这种时候,多说不如少说,少说不如默言。就在蒋济准备从洛阳北渡大河,去河内接管魏国现在所能调动的战略机动部队时。关将军已是领着骑军,一路追赶司马奂,直至晋阳城下。也就是河谷口的丢失时间是在夜里,让司马奂能连夜退出山口,要不然五千人只怕就要全军覆没。饶是如此,这支魏军在关将军的追击下,仍是死的死,亡的亡,散的散。最后司马奂仅领着不足两千的骑兵,一路上不敢稍有停息,全程狂奔回晋阳,紧闭城门不出。关将军从雁门就一路裹胁胡人南下,再加上收服了左右匈奴两部人马,到达晋阳城下时,竟是打出旗号,号称五万大军。晋阳位于汾水西边,傍山依水,地势险要,城高池深。石苞一边组织人手渡水,一边看着前面不远处的晋阳城,心里不由地对关将军佩服不已。此时的他,总算是明白了关将军为何在九原县休整,让魏贼轻易占据了晋阳北边的山口。这根本就是关将军故意为之的。若是关将军像前面那样急行南下,只会逼得五千魏军据城而守,然后再让万余胡人列于外围。到时大军恐怕不能像现在这样,轻易渡过汾水。反之,若是让魏贼据险隘而守,看似让对方占了先机,实则也是逼得对面不得不兵分两处。就算没有刘浑,这些被临时召集而来的胡人,迟早也会因为各自为战,号令不一,从而被关将军寻得破绽击破。此可谓“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城外大军浩浩荡荡渡水的时候,城内的毕轨正瞪着发红的眼珠,死死地盯着司马奂,如同要择人而噬。只见他一字一顿地问道:“这就是你所说的与其据城而守,不若据险拒贼?为什么没守住?司马竖子,汝安敢如此误我!”若是毕轨有持节之权,他敢保证,绝对要当场斩杀了此人。李憙同样是恼怒地看着司马奂。当初看此人夸夸而谈,还道他当真有领军之能,没成想竟是如此不堪。你就是战死了,那也比带着败军跑回晋阳强啊。至少那等情况下,城内无兵可守,大伙不管是“不得已”弃城而走,还是“不得已”举城而降,皆让人无可指摘。现在你带着人跑回来,你让我们守是不守?守的话,这点人想要守住晋阳不失,几乎没半点可能。可若是不守,按魏法那就是重罪。最可怕的是不可守而强守之,最后被蜀虏破城,对方一怒之下,来个什么“三日不限”之类。日后满城士吏怕是恨不得生吞了自己这些人。所以这倒霉玩意根本就是把大伙往死路上带!“使君,城池肯定是守不住了,如今趁着汉军没有正式围城,吾等何去何从,使君还是早做决定才是。”司马奂跑得快,汉军追得也不慢。败军才入城中,后面的汉军就紧随而来。这让晋阳就算是想要发动城中青壮,也根本来不及。毕轨停止了对司马奂的咆哮,血红的双眼泛着疯狂:“吾深受国恩,岂有退缩之理?即便不敌,亦要奋力杀贼!”不怕是不可能的,原本听闻蜀虏南下,他就已经在害怕。但事到临头,就算是再怕,他也要考虑自己在洛阳的一家老小。陛下一直以来,就对自己深有不满。如今若是再弃城南逃,到时候全家只怕就要被自己拖累。还不如拼死一博,即便身死,陛下也会看在自己死战的份上,给家族留一份体面。他用嘶哑的声音对司马奂低吼道:“立刻收拢你底下的将士,准备守城。若能守住,则可将功补过,若是不能,你的妻女就等着做士家之妇吧!”士家者,就是世代为兵卒的家庭。前方丈夫刚战死,后方妻女便立刻被官府夺送他人。司马奂一听,身子就是一个颤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转身就欲去整备。哪知他刚一出门,就突然听到“叭”地一声响。他连忙循声望去,但见北门上空,一朵烟花正在绽放,美如画。司马奂双腿一软,“扑咚”一声,倒在地上。星坠,又见星坠……ps:并州局势图:打开评论,自古一楼不简单。:()蜀汉之庄稼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