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帝最后道:“兄弟手足,你二弟的脑子好使,但他的腿废了,所以朕盼着你能做他的腿,他无法亲自去查验的工事你去替他查,他无法亲自去威慑的地方文武你去替他威慑,瞧你这人高马大的,到时候蟒袍一穿眉毛一竖,铁面无私奖善罚恶,朝廷有你这样的贤王,谁还敢不把你二弟的政令当回事?”
听到这里,康王眼中再无半丝郁气,声音坚定地道:“父皇放心,儿臣会做一辈子的贤王!”
五月二十一,天边才微亮,文武百官已经入殿准备今日的朝会议政了。
百官开口之前,永昌帝先让汪公公宣读了册封惠王赵璲为太子的诏书,诏书用词极简,但每一个字都是对惠王所具才华品德、所立功勋的总结赞颂,南征北战戍卫边关,举贤献策改善民生,实乃天意所属,故立为皇太子,另择吉日行册封大典。
当汪公公抑扬顿挫的声音落下,永昌帝看眼唯一还坐在轮椅上的老二,再看向跪了满殿的文武百官,道:“储君乃国之根本,立储既是朕的家事更是大齐的国事,诸位爱卿若对朕钦定的储君人选有异议,尽可直言。”
就在官员们互相对眼色的时候,康王直起腰,朗声道:“父皇英明神武,惠王确实是储君的不二人选,儿臣无异议!”
年方十五第一次被喊来入朝听政的四皇子听了大哥的话,忙道:“父皇英明,儿子也无异议!”
两位皇子都不争了,另一个皇子也降成郡王了,文武百官岂会再触永昌帝与新太子的霉头?
“皇上英明,臣等无异议。”
既如此,永昌帝笑着叫众人免礼。
汪公公走下御台,恭恭敬敬地将册封太子的诏书送到惠王面前。
赵璲双手接过圣旨举在齐额的位置,朝龙椅的方向恭声道:“承蒙父皇信重,儿臣定当勤勉自律,不负父皇所托。”
说完,他放低圣旨,在圣旨上完成了三次叩首之礼。
汪公公将惠王爷的轮椅推到大殿中央,转向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再次行礼,跪拜太子。
惠王府。
因为福成长公主、庆王被严惩的事,姚黄这几日都没出门,吃过早饭后便推着躺在紫檀小推车里的筠儿去逛园子。
邓师傅给惠王爷打造了那么多把越来越好用的轮椅,按照王妃的吩咐再打造一辆给小孩子用的推车简直易如反掌,上面能撑起绸布遮阳,推车底下还有一层托板能放东西,而姚黄推惯了大概有一百五六十斤的惠王爷,推筠儿就更轻松了。
金宝乖乖地跟在推车旁边,每次王妃停下脚步,金宝就抬起前爪搭上推车,探头去瞧里面的小主人。
筠儿看到金宝比看到他父王笑得还欢,高兴地踢着两条小腿儿,小手也拍在一起。
姚黄瞅瞅金宝,脑袋里冒出了做个狗拉小车的念头,到时候她推着惠王爷的轮椅,让金宝拉着筠儿的小车走在前面,父子俩都不耽误。
正想着呢,门房派人来传话了,说宫里有旨意,请王妃快去接旨。
接过太多次的旨意,姚黄对这事都不新鲜了,一边把筠儿交给乳母照看,一边带着阿吉往前走,算算日子,猜测道:“是不是赏赐荔枝?”
但凡永昌帝或是周皇后赏赐什么,口谕也是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