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去往三?吴之地的?将士共有一万人。
自从?郗归接手北府军以来,还从?来不?曾一次性送过这么多将士出征。
在?隆隆的?鼓声中,将士们身着藤甲,紧握兵器,目光坚定地走出了校场的?大门。
灿烂的?朝阳下,绣着高平郗氏族徽与?北府军标志的?战旗高高飘扬,于晨风中猎猎作响。
出征的?将士实在?太?多,以至于直到最前方的?将士们抬着大旗走出城门,去往渡口,后?面几队的?将士都还未离开校场。
郗归站在?高台之上,注视着将士们一队又一队离开的?背影,看着这宛如长龙一般的?整齐队伍,心中升起了难言的?自豪与?感伤。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7
这是一曲悲壮但沉重的?别歌。
郗归只盼着三?吴的?战场不?像北秦的?骑兵那样残酷,将士们也不?必再增加太?多的?伤亡。
她?无比地希望分田的?策略能够尽快见效,希望更多的?将士能够不?战而胜,希望这些可爱的?人不?要死在?内战的?战场上,希望自己还能够看到他们活着归来。
在?远远目送最后?一队将士登上渡船之后?,郗归终于走下高台,看向了校场东侧的?那个身影。
傲慢
桓元今日与郗归、郗途一道来了校场,受邀参加北府军东征的出征仪式。
郗归看过去的时候,他正立于校场一侧,拿着一杆锋利的长-枪把玩。
锥形的枪头乃是用京口最好的灌钢制成,被打磨得?锋利无?比,光可?鉴人。
桓元透过其上反射的清晰影像,看到郗归走下点兵台,缓缓朝自己走来。
他转过身?,笑着迎了上去,感叹着说道:“如此奇兵,真是令人心动。只可?惜,我?命荆、江二州的铁匠们试了多次,却从未炼出过这样的好钢。”
“你若喜欢这枪,我?便送你一柄。”郗归瞥他一眼,淡笑着说道,“在?京口,这样的枪并不少见。你若是想要更多,只管拿建昌马来换便是。”
桓元笑而不语,用?指腹缓缓摩挲着枪头。
郗归见此情状,并未表露出一丝半点的急切,而是不紧不慢地说道:“过去大半年中,你以襄阳之战和收拢殷、杨二氏余部为借口,迟迟不肯以建昌马为货物,和徐州换取更多的兵器,只时不时地跟我?们换几匹马,然后又停滞不前,以至于豫州市马之事拖了又拖,始终没有完成?一笔大额交易。子皙,你这样做生意,可?不太像话?啊。”
桓元听了这话?,侧头看向郗归,露出一个状似天真的微笑:“姑姑,我?之所以迟迟不肯与谢瑾签订文书,是因为这并不是一笔好生意。你我?二人,完全可?以做成?更大、更好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