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祖母,孙儿知晓您从不愿意用公主去和亲,又何必拿两个孩子赌气,吓唬皇贵妃呢。”孝庄不是自愿嫁给皇太极的,而是迫于父兄的恳求,当初她的姑姑哲哲虽然还算受宠,却始终生不下来皇子。而当初的科尔沁极需一位皇子来稳固地位。她这一生只被皇太极短暂地宠了一阵子,之后就是无尽的孤独,因此最讨厌的就是拿女人做筹码。只是后来,科尔沁那边尝到了甜头,想让大清的每任皇后都出自自己家,又送了好几个女儿过来。可惜,她们的结局都算不上很好。孝庄心里也一直介意这事。康熙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点,但在了解皇祖母的意图前,他并没有把此事告诉玛琭。孝庄瞧着这个被皇贵妃拿捏住的孙子,气不打一处来。“哀家不能罚又不能骂,现在连吓唬吓唬她都不成了?再说要不是哀家给你们提醒,没准其他部落就赶过来提亲了,皇上与皇贵妃最宠爱的公主,哪个部落不在心里惦记着。”送公主去蒙古和亲是康熙早就和孝庄商量过得,为了就是能让后宫清净些,不再进蒙古妃嫔。孝庄虽然知道此举会得罪母族,可依旧遂了孙儿的意,想帮他将大清江山稳固下来。蒙古那边早就得了消息,虽然表面不显,可谁不想娶身份高贵的公主。如今大清没有嫡公主,皇贵妃所出的公主肯定被所有部落觊觎,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还涉及到未来哪个部落能得到大清更多的支持。孝庄这么说,康熙也没法反驳,只是他的心里依旧有疑虑。他只能低声替喜欢的女人说好话。“皇祖母,这几年在皇贵妃的帮助下,不仅朝堂稳定,就连百姓的日子也过得比之前要好,您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的。”孝庄又不是小姑娘,哪能被他三言两语就说服,她的眼光毒辣,对朝堂的事依旧了如指掌。“表面花团锦簇,实则暗潮汹涌,哀家怎么可能不担心。”康熙上前扶住孝庄的胳膊,神情很是郑重。“皇祖母,大局已定,他们翻不出什么风浪的,您要试着多相信孙儿一些。”孝庄:你爹当年也是这么说的。我信你个鬼。祖孙两人意见不统一,却都克制着自己的脾气,没有吵起来。“皇贵妃受了惊,孙儿准备过几日带她去皇家寺院走上一趟,也替皇祖母去捐些香火钱。”这事孝庄倒是没有阻拦,她之前还想带玛琭去呢,不过两人如今关系有些别扭,就不跟着掺和了。“去吧去吧,看好皇贵妃,别让她受了寒气。”康熙走在路上的时候还在想,这皇祖母到底是喜欢懿儿还是讨厌懿儿呢。女人还真是难懂。让康熙意外的是,太子不知从何处得知了这个消息,竟然也要和他们同去。看着这个硕大的电灯泡,他很无语。这好不容易能甩开几个孩子出去一趟,他还想再挣扎一下。“保成,课业不多你就多为皇阿玛分忧,总想着出去玩可不成啊。”胤礽委屈了看了自己皇阿玛一眼,“儿臣不是想去玩,是想在佛前为母后诵经尽一份孝心,您就答应吧。”提起元后,康熙瞬间哑了火。“既然如此,就把三阿哥和二公主也带上,你们几个一起去。”二公主自从容妃去世后一直埋怨康熙冷落额娘,致其早早离世。康熙虽然心里不舒服,可还是疼爱她的,便趁此机会,让她出宫走走,省得成天阴沉个脸吓人。玛琭在得知队伍里多了三人后也没发表什么意见,不就是几个孩子么,影响不了太多。只是这样一来,光他们自家人,就得赶两辆马车了。出发时,二公主还是那副冷冰冰的模样,向康熙和玛琭行礼时虽然礼数周全,却不见笑意。三皇子拽了自己姐姐一下,给她提个醒。谁知她连自己弟弟也不亲近,看向他的眼神反而充满了怨恨。玛琭虽然不愿意和一个小姑娘计较,却也不想看她脸色,就和康熙乘坐一个马车。原本两个皇子是要骑马的,不过三皇子大概是怕姐姐一个人寂寞,也陪她坐了马车。只剩太子孤单单的在外,又不好意思进马车打扰自己阿玛。“二姐,你不该那么对父皇和皇贵妃的。”再过两三年,二公主就该议亲了,若是皇阿玛一气之下把姐姐嫁到蒙古可怎么办。“我如何行事,不需要你提醒,难不成你还想让我对那个狐媚子卑躬屈膝吗!”三皇子吓得连忙捂住自己姐姐的嘴,他敢保证如果皇阿玛听到这话,必然会惩治姐姐。“闭嘴,你不想活了?”二公主把弟弟的手打开,不屑之情溢于言表。“你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废物,怪不得母妃要事事给你周全。可你呢,如今只顾着自己的荣华富贵,恐怕都忘了谁才是害她的真正凶手吧。”,!三皇子估计也是被骂习惯了,连反驳的欲望都没有。“我说过,不是她做的。”“和她有关就不行!伤害母妃的,我都不会放过。”三皇子见到姐姐那般魔怔的样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了。其实母妃并不:()懿妃一胎两宝,康熙笑弯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