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出了县衙门,高马上仰着下巴的人斜扫了一周,“徐圭言,徐县令可在?”
徐圭言往前迈出一步,她看着马上的人礼貌一笑,看模样十分不出来来者是宦官还是武将,只得行礼,“臣在。”
那人点点头,拿出册页装订的金黄色诏令。
所有人齐齐跪地。
“制徐圭言暂摄凉州刺史
敕曰:
凉州,边镇要地,扼西域之咽喉,戍卒繁重,羁縻诸蕃,久赖良才镇抚。刺史之任,非贤者不能安民,非能者不能御边。
吏部尚书奏:凉州城县令徐圭言,素持雅望,谙政理,晓夷情,谦恭持重,文武兼资,久在朝端效力,深得士林所推。今凉州政务需才,特令暂摄刺史,抚军安民,绥怀羌戎,以固西陲,赐节钺,掌凉州军政大权。
其行也,体朕忧民之心,勤恤下情,赏罚严明,慎终如始。尔其敬之。”
此时寒风猎猎,凉州城中,雪花翻飞,满城皆裹上了一层银白。
跪在身后的孟长瑜、梁念瑾听到这封圣旨后,冷汗直流。
徐县令居然升官了。
“钦此——”
领旨,尤其是册封刺史的圣旨,要行三跪九叩之礼,徐圭言学这礼的时候还嫌麻烦,等真的要行三跪九叩之礼,她只觉得开心,麻烦什么的都忘了。
接过圣旨后,徐圭言将圣旨举过头。
“臣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次行完三拜九叩后,她才退后。
直起身来,她将圣旨交给身旁的李林,“将圣旨收好。”
李林小心翼翼地拿过去,退了几步才回身走进县衙内。
陆明川的脸色严肃,拳头紧握,指节发白,侧头看了眼李林,他又转过头看向徐圭言。
此刻,他意识到,徐圭言已不再是那个可以被轻视的“女县令”了,而是彻底掌控凉州军政的真正主宰。
等徐圭言再转过身去时,念圣旨那人已从马上下来了,请拍了几下衣袖后才抬眼看徐圭言,“恭喜徐刺史啊,护城有功,圣上提拔,真是天大的恩赐啊。”
听这人说话,徐圭言才敢确定,果然是位宦官。
徐圭言笑笑,抬手行礼恭敬地问:“未知阁下如何称谓?”
“吾乃监军中尉,鱼怀忠。”
徐圭言一愣,监军中尉,主要负责的是一支军队或某个战区的监军,虽然是监军,但却有实际控制权,更重要的是,监军中尉的宦官直接向皇帝汇报。
徐圭言顺势抬手,“鱼中尉,里面请”两人往县衙内走去,边走边说,“不知冯大将军在何处?正是战时要紧时刻,有些事要和他商议。”
“他去找顾慎如了,有事和我说就好,我全权负责神都军的一切事务。”
神都军便是冯知节麾下的精锐部队,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破风军——冯知节旧部,骁勇善战,擅长突袭破阵,如狂风破浪,故名“破风军”。
铁刃营——冯知节亲自训练的精锐步兵,刀枪不入,纪律严明,以“铁刃斩敌,所向无前”闻名。
寒戎军——驻守北地的精锐骑兵,耐寒善战,擅长雪地作战,战法迅猛,犹如冬日疾风,敌军闻之色变。
烈罡营——由冯知节统领的突击先锋部队,每战必冲锋在前,死战不退,风格刚猛,若烈风罡煞。
风烈军——精通弓骑之术,移动迅速,犹如疾风掠阵,擅长远程打击与快速奔袭,敌人难以捉摸其踪迹。
这五军共一万人,是神都军中最精华的主力军。
徐圭言一听到“神都军”三个字,便停下了脚步,“圣上这是……不仅要收回凉州?”
鱼怀忠笑了,欣赏地看这徐圭言,“对,是平定陇右道,幽州也要一并拿下,做得好,您不是高升节度使,就是调回长安,如何?”
说着话,他嘴角的笑容绽开,阔步往前走去。
徐圭言可没心思笑,她实打实地上过战场,这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生意可不好做,她是想要升官,可有命才有机会升。
“不知徐刺史什么时候搬到刺史府?这县衙地方着实是小了些。”鱼怀忠打量着县衙内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