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万云闷闷不乐,靠在枕头上,周长城想上前来亲热,她也提不起精神,把人推开:“我觉得累。”
周长城暗暗的目光看了眼万云,从未在她脸上看过这样酸楚的表情,一时间有些责怪自己光顾着适应工作的事,忘了体谅小云的心情,她也是第一回离家这么远呢。
“小云,咱们不如听桂老师的,让他帮忙找个轻松的工作。”周长城半搂着万云,“钱也不用多,够你用就行,最好离家近,你也不用那么累。”
万云窝在他肩膀上,笑了笑,随即又觉得不好笑:“你当我条件是多好呢,工作想找就找。”
周长城被万云传染了这种灰暗的心情,他近来也很把学历这件事放在心上,细节想得多:“先睡吧。要是想不清楚,就睡醒再想。现在我们的生存条件没那么紧迫了,可以花点时间去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了。”
这还像话,比桂老师说的话中听些,万云悄悄地想。
第93章
七月底的时候,丹燕嫂来找万云。
现在桂老师的小院儿大门装好了,崭新结实,封闭稳固,不再是那个一推就开的破铁门,冯丹燕在门口拍了好几下:“阿云,阿云,你在不在家?”
等周长城和桂春生出去上班后,万云躲在桂老师的书房里,拿了本《烟雨蒙蒙》在看,这是她在菜场旧书摊买来的,书皮都破了,只有上册,下册还得去找,看得稍微入了神,等她听到丹燕嫂的声音时,丹燕嫂已经攀着那围墙上的铁箭头,冒出个头顶来,朝着一楼打开的门,猛喊她的名字。
“来了来了!危险,你下来!”万云把小说往桌上一丢,关上风扇,连忙去开门,有些没好气,“我没听到你就多拍几下门,爬到围墙上去被刺着了怎么办?”
“我身手伶俐着呢,就是翻墙进屋也没问题。”冯丹燕全然不把万云的警告放在心上,从围墙上跳下,跑回门口,心大的让人不知说她什么好,她大喇喇地进门来,说明自己的来意,“阿云,你今天闲着吗?”
当然闲,闲出毛病了,不然万云也不会躲在家里看小说:“怎么了?”
“你陪我去火车站对面买皮鞋和新娘红裙吧?我娘家弟弟国庆节结婚,他想让我给他买双皮鞋。”冯丹燕和万云最近走得越来越近,什么事情她都讲,一点心眼儿也不留,“我弟媳是个孝顺能干的姑娘,对俺爹娘也好,我就想给她买条裙子,结婚时穿。”
这勉强也能算一件正经事儿,万云来了兴致,她结婚时还没穿过新娘裙呢,立即答应了:“行啊,我天天在家也没事做,现在就和你去。”但看看时间,又说,“不过现在半大中午的,出去一趟就过午饭的点儿了,要不下午再去吧?”
“哎呀,逛街哪里还等下午去,现在就去。嫂子请你吃猪肉饺子。”丹燕嫂风风火火的,拉着万云要出门去。
万云这才看到冯丹燕已经背好包了,笑着挣脱她的手:“你总得让我拿点出门的行头啊。”
冯丹燕这才放开她,又火急火燎地催促:“快去快去!”
两人背着包,肩并肩去坐公交车了,坐上车,车子慢慢行驶在大路上,上班时间,并不堵车,柏油路一段,水泥路一段,灰尘扬起在炎热的空气里,广东的夏日,向来不缺蓝天白云和刺眼的日光,公交车开开停停,车上的人一阵多一阵少。
万云和冯丹燕几乎要坐到最尾那个站,于是觑着空,跑到最后头一排去占了两个位置,紧紧捂着并不值钱的两个旧包,大家都知道公交扒手猖獗,对随身的东西根本不敢错眼。
冯丹燕嘴里不停歇地说着老家的事情,她弟弟如何和现在的姑娘看对眼儿,姑娘出多少嫁妆,他们给多少彩礼,老朱还给小舅子汇了八百块酒席钱,里里外外全是家长里短。
刚和丹燕嫂认识的时候,万云都会细致地听她的话,句句有回应,有时候也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后来发现丹燕嫂根本不是要问她的建议,只是单纯地寂寞,希望有人出个耳朵听自己讲话,不论万云在中间插了句什么话,她都能快速岔开,继续接上前面的话,话密得水泼不进。
好一阵子之后,万云才摸清楚这件事,如今只要对着丹燕嫂那张嘴,她就练出了左耳进右耳出的本事,人家说人家的,万云自己做自己的。
公交车路过高楼大厦,也路过平房小店,还有一段繁华的江边景色,万云看着这广阔繁忙的街道,心情渐渐舒畅起来,好像腻在珠贝村小院子里的闷气散出来了,一分一秒之间,想起了当初为什么一心想从平水县跳出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