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各层级官员只能自我洗脑,同时给民众洗脑,尽可能证明时振州是对的。
【红薯能降脂、增强体质、保护血管,同时也能给予人最佳饱腹感。】
【红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单亩土地能够产生的效益位列所有农作物之首。】
【红薯极易种植,且产量喜人,在特定条件下甚至可以达到亩产千万斤。】
所有媒体的舆论引导,都在往红薯的益处上引导,其中不乏夸大的成分。
时振州是个危险的人。
当年那群蛇人看他看得很准确,卢箫想。每当收到一个莫名其妙的政策时,她都会很阴暗地想,如果当年蛇人把时振州炸死了,恐怕这个世界会美好很多。
按照世州体制内的一贯习惯,上面说种红薯,下面就必须要种红薯。
没有商量的余地。
尤其是三月中旬,农业督导前来视察,整个视察过程重复了不下三遍新的指导方针,同时划出了几十块必须种植红薯的农田。
督导说,如果今年中期检查发现村子没有完成上级的任务的话,整个村子将会收到额外的治理罚金。
卢箫问,政府是否考虑了各村情况不同,基础产业不同的问题。
督导说,别担心,经我们判断,西西里岛的土地很适合种植红薯,来年一定会大丰收的。
卢箫只能答应。
后来回想起来,督导来的那天阳光实在过分明媚。三月的西西里岛气温已经向宜人发展了,村民又在联合经销社的带领下富裕了不少,才给了上面那样的错觉。
那就种吧。
卢箫的手指穿过松散的火山岩土,重重叹了口气。
**
三月底,眼看离必须种植红薯的时间越来越近,卢箫万不得已,只能去勘察村内的土地情况。
或许种红薯并不是件坏事,她仍心存侥幸。
于是那天,卢箫带着工具,走到村里的某片农田上。她打算摸清楚村子里的土地情况,以产出向种红薯的方向调整的方案。
“村长好!”农田的主人,一个年轻小伙子冲她打了个招呼。
“你好。”卢箫掏出工具,开始测定土质的一系列数据。
测着测着,她的心凉了。
大概是降雨加临海的缘故,今年土壤的ph格外高,甚至到达了弱碱性。而因为多雨的缘故,通常松散的岩土结了块,如果把地里现有的作物铲了重新种植,风险很高。
而红薯喜酸,喜疏松多孔的土壤,尤其是红薯的根部能伸到地下一米多处,那里的土壤情况未知,风险更大。
很明显,土豆更适合巴达村。西西里岛南部的一些村庄素来就有种植土豆的习惯,土壤适宜程度也有保障。
非要种红薯的话,需要花巨资买特定的酸性肥料,还要花成倍的时间耕地。村民肯定不愿意,就连她自己也不愿意,卢箫感觉此刻进退维谷。
前期投入本就够烦人的了,如果今年气候不给面子,很可能年末颗粒无收。
而最糟糕的一点是,无法预估明年的农业形势。
如果大部分地区都不适合种红薯却偏要种的话,全球的粮食都将涨价,部分地区还可能陷入饥荒。就算巴萨村幸免遇难,在世州统一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也一定会受到波及。
某一瞬间,她眼前甚至闪过了当年在澳岛挨饿的场景。
土豆和红薯究竟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一定要种红薯啊!你时振州红薯精转世啊!
卢箫懊恼地把工具往地上一扔。
“怎么了?”小伙子担心地上前,扶住她的胳膊。
距离播种季还有一周时间,卢箫决定先不公布这个坏消息。她挤出一个笑容,从土地上站了起来。
“没什么。”
那日调研完巴萨村的土地情况后,卢箫苦恼地回了家,往床上一躺就开始发愁。
西西里岛此前不种红薯果然是有原因的,因为最适合这里土质和气候的确实不适合红薯。
“怎么了?”刚哄完卢平睡觉的白冉走进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