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蕴应了一声。
陛下来了,众人不敢言语,叩拜天子。
散了朝,谢昭宁往户部跑,谢蕴照旧回自己的官署。
一直到了七月里,承桑梓入京,羌族皇子准备迎娶自己的王妃,鸿胪寺与礼部一起去办,少不得又要出钱,尤其是给承桑梓的陪嫁。
处处要钱,户部尚书的脸就没有好过,这里计较、那里计较,能省则省。
他又哭诉没钱,谢昭宁想起宫人的话,承桑梓暂时住在宫里,但她吵着要见谢蕴,一日让人去找三四回。
谢昭宁提醒他:“她是谢相的学生,你再这么算下去,还陪嫁什么,小心谢相给你穿小鞋。”
户部尚书头发都愁白了,闻言后,又将账单从前到后算了一遍,添、添、添,无缘无故又多了几万白银。
“你愁什么,你去找谢相,她有钱啊,学生出嫁,她这个先生怎么会不添妆呢,她添了,你不就少花些。”
被谢昭宁这么一提醒,户部尚书厚着脸皮去问谢蕴,又将单子给她过目,颤颤惊惊地等着她回答。
谢蕴扫了一眼,提笔勾了几样,“羌族与我朝惯来和睦,这些规制是郡主的,不适合公主。”
“没、没钱……”户部尚书硬着头皮说了一声,“前线将士们要钱,嫁公主也要钱,不瞒您,我头发都快愁白了。”
谢蕴放下笔,“都得按照规矩来。”
户部尚书闻言,她这是不上当的话了,他悄悄说:“殿下说您会添妆,您看?”
“我?”谢蕴诧异,她就算添妆,最多一两样罢了,单子上缺的可不是少数了,她摇首,道:“没有。”
户部尚书脸上的肉颤了颤,“谢相,确实没钱,要不就这么办,羌族也不知我朝的规矩。”
糊弄自己人不好办,糊弄外人,最好办了,再者,承桑梓和亲已给她最大的活路了,还想怎么样。
本朝嫡公主出嫁,都没有这么多东西,他又说:“殿下与您成亲,可没花朝廷一文钱。”
谢昭宁成亲的时候尚是平民,被陛下认回去后,也没有提及这些东西,就连公主府都没有,这么一对比,承桑梓已经很不错了。
户部尚书又说:“殿下若是闹起来,下官这里真是要愁死了。”
谢蕴听后,没有立即反驳,她熟知谢昭宁的性子,她若真要求礼部户部按照规矩去办,小祖宗真的会闹起来。
毕竟她的那份,朝廷确实没有给。
思来想去,她没有及时回复,而是安抚户部尚书:“我知道了。我明日给你答复,此事不必再告诉殿下,我会与她商议的。”
户部尚书自然先退下。
谢蕴看着自己勾勒出来的缺项,目光沉了下去,可是很快,她又将单子放入一侧,不予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