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杨知道怎么应付了,和着稀泥等他们交底。
他们之间有善缘,说起来书斋这头也没坑害过谢岩,最多是给钱的时候不那么爽利,抠搜了一些。总体没有结仇。
没结仇,就能做朋友。朋友之间做生意,诚意要有。
他们给了两种合作之法,第一种是定金加分账。书籍交付,就会预付五十两银子。后续四六分账。谢岩只管写,杂事不管,坐等收钱。
这个法子的好处是省心,利钱多,但账目不清,容易被人瞒骗。
第二种是买断。以第一本的利钱来说,买断这本小书,得有两百两银子起步。
俗话书斋一次谈价,到所有题型结束,他们能拿一千两银子。后续挣与赔,不用谢岩承担。
谢岩还想开书斋呢,这两个合作都不大合适。
陆杨倒是有个合作,谢岩写,他找鲁家印,他做上游,金老板拿书出去卖。
他会算个合适的价钱出来,让金老板的利钱在四六分账的“四”上。
这事还要再谈,金家兄弟今日告辞,改天再叙。
人逢喜事精神爽,陆杨一天天都笑容满面,见了他的人,都说他春风得意。
有了银子,谢岩抓紧把他带到医馆,让老郎中再摸摸脉。
老郎中还是老话,病要慢慢养,急不来。
说起来,郎中也好奇:“你给他吃了什么大补之药?他气色看着真好。”
病成这样,气色好一些,都怕是内火烧起来了。
把脉之后,没觉出异常,肝气通畅了,有一股生机在萌芽勃发。
谢岩就给他做了些滋补汤羹,药膳没多吃,怕陆杨的身子受不了。
陆杨坐凳子上笑眯眯的。
老郎中摸不出原因,状元郎也说不清,但他心知肚明。
财气养人,手里有了银子,万事无忧,他心宽气顺,自然爽利了,胃口都好了!
难怪都说银钱能解万难,这话真是不假。
离了医馆,谢岩还想去牙行,找人看宅子,早日搬家。
有个幽静住所,更适合陆杨养病。
陆杨让他再等等:“等五月份,你科试结束,从府城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