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杨又说:“我们家人少,发展初期,没什么自家人,会让外姓人占些便宜。再经营两代,开枝散叶,家里就好了。”
赵佩兰听到这里,跟他说:“你不是外姓人。”
又说:“家里人少,多两个也没什么,你要么把你爹接来住?”
陆杨被她暖到,摇头笑道:“他们不会来,我也不会接。”
孝敬的事,心意到了就行。天天见面,又是一回事了。
这事他先知会一声,等去寨子里,再跟弟弟商量一下。
十月里,陆杨还要看商铺和作坊,带仓库的商铺不多,他们租不到,只能分开看。
商铺要临街,最好带后院,可以住人。作坊也要大一点,能有许多地方放货,也要有房屋能住人。
作坊这边,可以作为中转,把院子修缮修缮,做个小晒场。囤货多了,隔阵子就拿出来晒晒太阳。
看铺子是罗大勇作陪,陆杨跟他说了好多。
因为有田地,打算开磨坊,又会养鸡养猪,以后瓜果蔬菜、面粉鸡蛋都不会缺,他的包子馒头成本会压低,利润会上升。
猪多了,农庄就能杀猪。包子的成本还能降低。盈余会从五六十两银子,提升到七十两以上。
一间铺面是吃不下这么多货的。弟弟不在县里开铺面,陆杨就想把商铺选远一点,以后可以搭着卖菜。卖菜大有可为。
因要卖菜,陆杨需要再确认一下,看两位哥哥愿不愿意跟他走。
“你们要是跟我走,我就把铺子选在东城区,这样不抢生意。要是不跟我走,我就往南边看,以后我们三家都卖菜。”
罗大勇说:“先往南边看吧,我们就是想走,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
陆杨表示理解,“等明年,我让阿岩来请你们去。”
等谢岩取中举人,就好说话了,能找张大人要人。
罗大勇笑道:“你跟小时候一样,执拗,不听劝。”
陆杨就是这样的,他想要的,他就一定要得到。
“我比以前好很多了,没从前那么锋锐。”
罗大勇说:“有家了,有人疼,就不用带着刀子防人了。”
陆杨听着笑起来,“是这样。对了,大哥,张大人喜欢什么?我送几次礼,好像都没送到点子上,一点回音都没有。”
罗大勇摇头叹气:“他管着县城,谢岩去府学上课,他当然不积极。”
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