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峰说着,顿了顿。
陆杨看他半天没开口,给他面子,搭着问了一句。黎峰接了台阶,还没开口。陆杨就不耐烦了:“挺大个人,话都不会说。”
黎峰皱眉:“谁不会说话?你男人才不会说话。”
陆杨哼哼笑道:“我家状元郎比你会说话,你瞅瞅你那样。”
黎峰看向别处,深呼吸数次,全当没听见了,把陆杨当男人看,跟他说:“附近暗门子多,我把手下兄弟管得紧。顶不住一日日的叫唤,长期在这个环境里待着,时日久了,他们习以为常,哪天步子顺拐,进了哪扇门,我都不知道。”
陆杨最烦男人搞这些事,没脸的下流货。
他笑道:“简单,搞点药,让他们硬不起来,那就是太监逛青楼,有心无力。”
黎峰:“……”
他忍不了了,“你别顶着这张脸说这种话。”
陆杨:“……”
“你有病吧!”
各怼一句,他俩望向别处,过了会儿,自动跳过这个话题,继续说事。
陆杨说:“这件事很好办,等你们在府城安家后,山寨的人不要留。他们完全不用在这里留那么久。送完货立马回去。山寨那么多人,要雨露均沾。比如说十人一队,那么用六个老人带动四个新人,跑几趟都熟悉了,再一队队的轮换,这样对码头的事就没法适应习惯。
“他们在府城期间,谁离队擅自行动,以后再不请他,也不收他们家的山货。减少他们在府城的停留时间后,还需要有监督。送货的人里面,得有刚正不阿的人,或者是互相看不惯的人。
“这之外,则是银钱管控。到府城,不给工钱。他们顺利出城,你才签字,他们带着字据,回山寨里结算工钱。”
各家要在府城捎带什么东西,出发之前,要请家人到晒场说说,一起送货的人互相都要知道。这样可以结伴去采买。
管到这个份上,人还要往暗门子里跑,那就不是他们能管得了的。只能不再用这个人。
黎峰看看陆杨的脑袋。
这是个挣钱管人的好脑袋,怎么没长在他头上。
他们说一阵,出去采买的人回来了。铺子里倒腾竹筐,把圆竹筐换成方竹筐。
外头的车子也要铺草席,压出折痕。陆杨拿笔墨过来做标记。
黎峰看着情况,说:“不如做个车子?”
陆杨倒是想做,“缓缓吧,定车很贵。这间铺面花了太多银子,马上雨季了,要大量收山菌,送货的人多,晒场那边还要开工钱,全是银子。”
定车要用好木料,这样用得久,得要七八两银子。
草席再怎么折腾,不会超过一两银子。先省省。年底结算,再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