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汴京酥礼 > 第64章(第1页)

第64章(第1页)

湘姐儿站在灶台边便迫不及待开始喝汤了。

她对着碗吹了又吹,急得不行。一边的阿姊拿大陶瓮将汤都盛了出来,剩下的熬得脱了肉的鸡架子、碎肉渣和汤都拌了饭,也给小狗和雷霆做了一顿丰盛的狗食,等等温了再拿去给它们吃。

等到汤终于能入口了,湘姐儿喝得浑身发热,人都飘飘然了。这鸡肉炖煮至烂,肌理间饱含汤汁,栗肉金黄,绵糯沙甜,又几乎是入口即化,她喝得都快停不下来了。

沈渺顺手又刷好了锅,又炒了一盘鸡杂、一盘红烧鸡血豆腐。

沈家姐弟三人坐在灯火下,喝着鲜甜浓香的鸡汤,配上酸酸辣辣的酱姜炒鸡杂、细腻嫩滑的鸡血豆腐,再来两碗杂粮饭,各个吃得坐在椅子上揉肚子,揉得揉得又不禁相视一笑。

小狗窝在他们三人脚边,正专心啃鸡大骨,听见他们笑,便也摇起尾巴来。

院子里暖黄轻晃的烛光透过纸窗泻了一地,小鸡们早已回窝里挤着睡了;院门口,雷霆大大的脑袋垫在前爪上,一如既往安静地卧在地台下。它食盆里的鸡肉汤拌饭也已吃空了,门缝里透出的暖光,照亮了他微微抖动、放松下来的耳朵。

这一夜,沈家三人两犬,梦里都在打饱嗝儿。

过了没几天,沈家新造的三间瓦房盖上了最后一片瓦,院子里最后一块儿碎石也被夯进了土里,开垦出来的两块小菜地冒出了第一茬木耳菜。沈渺姐弟三人也总算各自都有了屋子,兴冲冲地花了一日从铺子里搬出来。

铺子里重新粉上腻子、换上新门板,原本封起来的两扇窗久违地敞开了,糊上了新的绿纱。

那个被烧得一塌糊涂的沈记汤饼铺,总算换了副新模样。

一日清晨,天蒙蒙亮。李婶娘打着哈欠,卸下李家锔瓷铺的门板,她一抬头,忽然发现距离自家铺子不远的沈记汤饼铺,那重新粉刷过的两根门柱上,不知何时已经挂上了两块绘有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桃木板。

她揉了揉眼,探出头望去,沈记汤饼铺曾经被卸下的那块红木黑字的旧牌匾也已悬挂在门楣之上了,在清凉的晨曦中,正泛着质朴的光。

她扶着门框,望着望着,这心头竟也生出了些酸胀的感念。

三年了,曾家败人散、付之一炬的沈家汤饼铺,终要重新开张了。

第37章炸酱面嘞

面馆的确将要开张,这段时日沈渺为了忙活这事儿都不得空去桥市摆摊了。

沈渺跟杨老汉定了四套四人位的方桌条凳正好送来,她把桌椅分列两排放在铺子中间,左右两面墙边还让杨老汉用延长木条钉了两排条状长桌,一溜儿能搁五、六张小板凳,人多时挤一挤能坐下挺多人。

沈家这铺子并不大,她便没有另外设一个曲尺柜台,而是又按照后世的习惯,将铺子与灶房相连的那面墙直接推掉一半,做了个半墙窗洞。底下那一半的墙面铺上厚木板,就成了出菜窗口和柜台两用,能节省不少空间。

为此,沈渺也将灶房里的布局稍作改造,之前将就的餐桌、橱柜都放到了院子里新盖好的前廊下。以前这灶房是沿着墙砌了四个老式灶眼,当中搁一条长长的木质条案,角落里都堆满了箩筐杂物,动线有些不便,也很杂乱。

如今,沈渺请贺待诏在四个灶眼儿中间又加砌了两个汤灶,并将四个灶眼做了拼台,这样一溜砌过去,炒菜时顺便烧水,省柴火又省时间。最边上又加了四个炉子拼起来的砂锅灶,可以煮特色口味的砂锅米线、面条。

蒸包子的八层大竹蒸屉和低矮的汤炉都移到墙角,这样蒸饭蒸包子馒头一类所有蒸菜以及熬制高汤、卤菜都有了去处。

中间的木质条案,原来那个已经烧得不成样子,沈渺寻杨老汉重新定了一张。是两张条案拼成的,台面很宽敞,能一边备菜一边切菜,桌下还找了编箩筐的小贩量好了长宽高,让人专门做了四个大箩筐,能严丝合缝地放进去,用来放厨具和抹布、刷子之类的杂物。灶房另外一头,沿墙定的两排木质货架,也搭配箩筐,用来储藏新鲜蔬菜。货架旁边,是沈家的地窖入口。

沈渺也是将灶房收拾了一通,才发现这家里还有个地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