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瑶又拉起沈希仪的右手:“我想到了一个办法,不仅能约束金曼苓,还能改进官吏制度,整顿政务腐败。”
沈希仪全神贯注,仔细听着华瑶说出口的每一个字。
华瑶的语调放轻了些:“你父亲是?衙门的师爷,你应该也明白?衙门的
规矩。衙门里的师爷、捕快、典史、吏目,位列九品之下,都?是?不入流的杂役。按照大梁朝的律例,他们?终此一生,无法升迁,然而他们?最接近百姓,最清楚民情?,也做了最多实事。细算下来,他们?的功劳和?苦劳,远远超过了县令。”
沈希仪万万没料到,华瑶竟然想到了这一层。
沈希仪的父亲已经离世了。他这一生都?过得很苦。他幼时家境贫困,白?天去私塾偷听老师讲课,晚上在家中编制草鞋,只为赚钱补贴家用。
私塾的老师恼恨他不交学费,打?断了他的左腿,从此他落下了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并未自暴自弃。
十六岁那年,他考上了秀才,又练出一手好字,知县赏识他,聘请他做了师爷。他的吃穿用度稍微宽裕了些,也攒下了一笔钱。他遇到了沈希仪的母亲,他们?二人年纪相近、性情?相合,就在彼此二十岁那年成?婚了。
在沈希仪的记忆中,她的父母都?是?勤劳本分的人,哪怕日子过得清贫,父母从不接受贿赂,这在县衙也是?罕见的。
她的父亲备受排挤,郁郁而终,死前还对?她说:“你将来做了大官……也别忘了……人这一生,都?很苦,苦啊……你心里要有一杆秤,一边是?职务,一边是?仁义……”
沈希仪心神恍惚。
华瑶又说:“宛城也遭受过叛军的洗劫。衙门里的那些小吏,既不入流,又攒了钱,叛军把他们?当作肥羊,宰杀了一大半……”
沈希仪已经领悟了华瑶的意思。她从容道?:“您希望我挑选人才,填补衙门的职位空缺,改良管理办法,设定考察规则,让他们?从小官小吏做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为国为民,也为了您,办实事、办好事,便能获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华瑶惊叹于?沈希仪的聪慧。她赞许道?:“正?是?如此,你一点就通。”
沈希仪依然恭顺:“微臣多谢殿下提点。”
华瑶感?慨道?:“这也是?一项重?任,极其艰巨。你独自负担,未免太辛苦了,我会调派朴月梭辅助你。”
沈希仪突然想到了什么。她面露难色:“只有朴月梭一个人?”
华瑶耐心地安抚她:“当然不是?,你也知道?,朴月梭参与了孟道?年死谏。当日死谏的官员,共有二百二十人,其中三十人,与朴月梭有些交情?。朴月梭赶到秦州投奔我,也带来了那三十人,他们?都?是?进士出身,才思敏捷,品行端正?,定能祝你一臂之力?。”
沈希仪犹豫片刻,疑心仍未打?消:“殿下确定,他们?都?是?可用之人吗?”
华瑶略一思索,缓声道?:“我派出二十名暗卫,日夜盯梢,确认他们?身家清白?。还有一位才女,名叫郭灿亮,她是?昭宁二十二年的进士,也曾在翰林院任职。她才智非凡,脾气?却有些急躁。我也拿不准,她能否担当重?任,你再替我相看相看。”
沈希仪察觉到华瑶对?自己的信任。她笑着回答:“微臣领命。”
华瑶站起身来,午时快到了,她准备去巡城了。
她留给?沈希仪一句话:“你要是?遇到了难题,可以去找朴月梭、郭灿亮,和?他们?商量商量。朴月梭善于?交际,郭灿亮善于?钻研,他们?各有所长,又和?你一样,都?出身于?翰林院,你们?沟通的时候,更容易相互理解。”
沈希仪双手交握,又露出迟疑的神色。
在华瑶鼓励的目光中,沈希仪坦白?道?:“朴月梭是?您的表哥,与您也有青梅竹马的情?分。坊间传闻,他一定会嫁给?您,深受您的恩宠。他将来的位分,至少是?昭仪,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谢皇后。我不敢与他交往过密,还请殿下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