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安迪的眉头皱的更紧,不无担忧的询问道:“业界的反应如何?”
“根据我们的了解,业界普遍有一种忧虑,那就是诸厂商唯英特尔马首是瞻的时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否是一个新的双寡头垄断?
不过,对此我们倒是不担心,在我们看来,他们两家的和解只是暂时的,和解只是一个表面现象……”
“怎么说?”安迪眉头舒展,双眼一亮,十分意外的追问道。
“确实,对AMD而言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胜利。首先,12。5亿美元雪中送炭,令债务缠身的AMD松一口气,为业绩增加一抹亮色。
其次,解决了如刺在喉的“排他性条款”,卸下了OGM厂商的包袱。
更重要的,AMD的技术得到了对手的认可,至少在舆论上占尽上风。
要知道,为了令英特尔“服软”,AMD付出了数年的心血。
不过,英特尔似乎也并不是输家。
12。5亿美元只是其12天的收入,比起输掉反垄断官司的罚款只是小菜一碟。
之前欧盟已开出10。6亿欧元的罚单。
对英特尔来说,输掉的可能是面子,赢得的却是长远的安全,如借机摘掉被扣在头上的垄断者的帽子,并维护了现实的利益。
只是问题的关键是,目前的竞争格局并不会因一纸协议而迅速逆转,游戏规则没有质的改变,而商战先机却握在英特尔手中。
比如另一家芯片商威盛对此感受很深。
这家在夹缝中生存的台湾芯片商曾与英特尔有过长达5年的官司,和解之后仍未摆脱被排斥的局面。
暂时的和解或许能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气氛,不过恶斗仍将继续。”
“嗯。”
听到这席话,安迪也有些释然,不过,对于不能看着竞争对手们死掐,从而得利,安迪还是很不爽的,要知道,高通一直想冲向PC端和服务器端,而刚好相反,英特尔也一直想冲往移动端。
但说实话,不是老本行哪里有那么容易。
在电脑上,高通处理器是竞争不过英特尔和AMD的,究其原因是因为高通的处理器,在复杂命令,超高性能上是不如电脑端的川普U。
桌面平台就不要想了,如果做笔记本,高通的处理器唯一比英特尔的处理器有优势的就是超长续航了……但是那有个屁用。
“还有一件事,正好向您汇报,苹果公司向我们放映,说我们向他们收取的费用,比其它合作伙伴加起来还要多。他们正在考虑终止许可协议,希望和我们重新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