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林荃捂住自己的嘴。
她感觉自己飘了,竟然说出了才八十五这样的话!
主要是,跟一百八比起来,八十五确实便宜。
“你知道百货大楼卖一百八的那一款,我的进货价是多少吗?”
“多少?”
徐婉宁伸出了一个巴掌,“才五十块!”
虽然知道百货大楼的东西不便宜,但这个差价也太多了吧?
“等等!”林荃望着徐婉宁:“嫂子,你刚才说进货价?进货,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吧?”
徐婉宁笑道:“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你想的那个样子。我从羊城买了好几十台收音机回来,打算再京市看一看好不好卖。如果好卖的话,过段时间我去羊城,还能再进一点来卖。”
虽说比起徐家铺子酒楼的净利润而言,一台收音机几十上百块的利润算不上高,但至少转手一卖就能整个一两千块,一本万利的生意,为什么不做呢?
“除了收音机,我还拿了点电子手表。”
“电子手表?能给我看看吗。”
徐婉宁拿了两款电子手表出来,“这个给妈,这个你戴。”
林荃很快研究透彻两个电子表的使用方法:“我这个的功能好像没有妈那个多。”
“对,但胜在款式好看。”
“嫂子,电子手表贵不贵啊?”
“不贵,都不到二十。”
第752章我大概是回来了
“电子手表一块儿至少得卖四十块钱吧?净赚二十多,数量足够多,就能大赚一笔了。”林荃仔细盘算着。
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三十到五十不等,买一块四十左右的电子手表不是难事。
但收音机动辄就要大几百,一般家庭大概率是很难买的。
徐婉宁见状,问道:“你想卖电子手表?也不是不行。我这儿还有二十来块,全都给你,你拿去卖吧。”
“不不不。”林荃连连摆手:“慈善机构的事情多到我每天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去卖手表。我就是盘算着,能多挣点钱的话,就能多帮两个人病人了。”
“怎么,慈善机构没钱了?”
林荃点了点头,“对。袁欣今天还在说,账目上的余额只剩下三千不到。”
三千块钱,在人均工资几十块的七十年代,已经是一笔不菲的数目了。
但对于慈善机构而言,这笔钱却远远不够。
“自打咱们慈善机构帮助几个家境贫困的病人治愈以后,找来的人越来越多,基本上每天至少会帮助两到三个病人。所以三千块钱,最多只能支撑一个星期。”
“嫂子,我不是找你要钱啊,我就是担心,等三千块钱用完以后,再有病人找来,咱们要是拿不出钱的话,这两个月辛辛苦苦营造出来的口碑,会毁于一旦。”
徐婉宁的眉头紧紧拧成一团,“我去羊城的这段时间,徐会计没有去慈善机构对账?”
其他几个省份的食品厂,为了方便和保障,每个月的利润分红都会统一汇到利民食品厂的账上。
前两个月的分红,是徐婉宁亲自去利民食品厂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