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在,兄长有什么资格教训?!
父亲为了让姑父安心,把兵权都交了出去,所有下属都打散跟随了其他将军。
对这一点,吕台其实很无所谓。
不说父亲将来肯定会封侯,就是父亲封不了侯,他自己也能建功立业,不靠父辈荫庇。
就是能力不足为将的吕产,也请求姑父让他回汉中,在萧何身边读书学习。
等他们二人能独当一面时,大父大母如果还不死,难道还要逼着他们俩也为吕释之的儿子卖力?
可怜吕禄,以前自己认为他很蠢,分不清亲疏远近。
现在吕台却想,吕禄比起其父吕释之和兄弟,更愿意相信他们这群“外人”,会不会吕释之和吕释之其余的儿子自己也有问题?
吕禄现在与自己同在韩信麾下为将,韩信交予的任务,他都能很好地完成。
吕禄的智商肯定没问题。
那吕禄的“鲁钝”名声,究竟是如何传出的?
反正不可能是他们大房传出的。
看着吕台满腹怨言,刘盈老气横秋地摇摇头,安慰道:“你现在就生气了,如果你知道将来大舅父会为了弥补吕家的错误战死,岂不是要气死?哦,你也早死,很可能是在战场上受伤太多的缘故。”
众人听着吕台的抱怨,本来都在叹气。听了刘盈的安慰,他们叹出的气吸了回来。
缓了缓,他们看到吕台悲愤的神情,又慢慢将吸回去的气吐出来。
惨,真惨。
这群人早就知道刘盈有一定的相面之能。
最初刘盈就是用相面能力激将他们一同夺沛丰。曹窋现在还记得曹参将来会鞭笞他呢。
每当他又想当孝子(真孝子,不是刘盈那种)时,他就靠着回想刘盈的话,强迫自己狠下心来。
刘盈有神仙在梦中授课,神仙多透露一点事很正常。
再者,见吕家现在这副模样,吕泽奋力立功战死沙场也是能理解的事。
“身为皇后兄长,又是皇帝起兵时的元从,大舅父哪里还需要在汉王已经成为皇帝之后,还奋力在第一线杀敌?他不立功,地位也已经够高了。拼命拿战功有什么用?”
刘盈不住摇头。
《史记》没写,太史公可能也不好直写一些事。但太史公是出了名的脑后有反骨,他为了能让《史记》不被焚烧,会故意避讳一些事,但写一点免责的话后,他又会将事实藏在字里行间。
后世人把研究历史当成粉圈打架时,“吕泽战功第一”扒拉史料,发现许多封侯的人都在吕泽麾下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