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中战死的勇武国王,现在真像个软弱的谄媚小人。
不错不错,是个聪明人。
“此行之前,父皇已经写下诏书,封国王为大汉的诸侯王。”这时候有没有父皇的称谓,刘盈才不管呢。他只是认为现在称呼阿父为父皇,会吓到人。
大月氏国王听到“父皇”这个称谓,果然对大汉皇帝刘邦多了几分敬畏。
这称呼一听就很厉害!
他丝毫不顾脸面地跪下道:“谢大汉皇帝……谢陛下宏恩!”
刘盈从怀里拿出现写的诏书,递给大月氏国王:“先把诏书给你,等寡人到了大月氏,寡人会在诏封典礼上将王印赐予你。你随寡人回长安,父皇会亲自再诏封你一次。长安也会给你留下府邸。待你自觉年老,将重任交于子嗣时,若想享受平安富贵,可来长安养老。长安的气候,怎么也比西域温和些。”
现在刘盈没给大月氏国王王印,是因为诏书好写,印还没刻。
大月氏国王接过诏书,心情复杂。
到长安养老?是当质子吗?
不对,自己都卸下重任了,哪能当什么质子?自己是儿子的质子?太荒唐了。
再说了,没死的王,怎么会卸任?
不过大汉太子的话是表示对他的亲近,赐予他的府邸可以让大月氏的使臣居住,还是很划算的。
至于说什么感激,大月氏国王脸上表现得再谄媚,心里都不可能对大汉的皇帝和太子真的有什么君臣感情。
大月氏虽已经退到沙漠另一头,匈奴仍旧对大月氏虎视眈眈,想把大月氏赶到更远的地方。
大月氏国王只是希望借大汉这头老虎的威势,来让国民有喘息的机会。
此时刘盈也知道。
他们共同演了一出“你信我信”的戏,好像已经结识许久,早就私下定好了国与国的大事,所以这诏封诸侯王的行为才如此轻描淡写。
诏书给了大月氏国王后,刘盈说起了正事。
他记得史书中对此时大汉西域诸国的介绍,但汉武帝时期的西域诸国,与现在的西域诸国地理位置和环境可能差别不大,□□势却肯定有差别。
大月氏国王从河套平原迁徙到真正的西域,和西域诸国有过不少战争,肯定对西域诸国颇为了解。
刘盈此番出行虽没带多少人,但大月氏国王只要出钱出粮,他帮大月氏打下一片能立足的国土还是轻而易举。
刘邦以为河套平原的尽头,就是刘盈此行的终点。
大汉君臣都是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