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九言将伙计喊过来,描述了一下当时的情况。郑文银戴着帽子,露出了下巴上的胡子,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袖短褂,下面是条宽松的裤子。和以往的装扮没有不同。“他一个人的?银子怎么拿走?”杜九言问道。伙计道:“一共十六口箱子,他用马拖着板车,拉了四趟。我还问要不要我们帮忙送,他说不用,就让我们抬上马车,他就自己赶车走了。”“用时多久?”杜九言问道。“一趟一趟间隔?”伙计问道,见杜九言点头,他接着道,“顶多两盏茶时间。”“我们站在门口给他看着箱子,算着时间的。”“他没有满身大汗?很吃力?”“有,肯定有。他一个人弄这么多的箱子,肯定满身大汗。”杜九言颔首,道:“多谢了,有事我还会再来。”“如果上府衙开堂,可能要请你们上堂作证。”杜九言道。伙计不敢接话,去看郑掌柜。“您尽管吩咐,到时候我们一定去。”他们家主都同意了,他没有理由拦着。杜九言和桂王出来。郭凹一脸狐疑地道:“杜先生,我怎么越听越觉得奇怪呢?”“说说看,哪里奇怪?”杜九言问道。郭凹挠着头,道:“他可是郑三爷,又占着交安那么大的兵权,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亲力亲为去赶马车,搬箱子。”“奇怪,又不奇怪。”杜九言淡淡地道。“因为,十五日这天,来拿钱的人,根本不是郑文银。”杜九言道。“他有隐蔽的地方可以藏银子,并想好了如何处理银子。事实上,他当天晚上,李双锚就给他兑换了五十万的银票。”“他在银庄又没有受到怀疑。”“他大可让店中的伙计,将银子给他送去。因为根本就没有人怀疑他的动机。”杜九言道,“他这么做,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他根本不是郑文银,他不敢多接触多开口,以免暴露自己。”郭凹听的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地道:“那管凡遇到的人呢?”“多半也不是。”“所有见到郑文银的人,都说他戴着帽子,他们没有一个人看清楚对方的面容,只从身形和感觉来判断。”杜九言道,“明天,你兄弟从交安应该能回来了吧?”郭凹点头。杜九言脑子里飞快地转着,这个案子每一种设想和推理,都会遇到不合理的地方。郑文银携款私逃,却留下自己的儿子。他被人劫财,可对方居然能大胆到,假扮郑文银来取钱。还有,马氏去哪里了?对方要钱,为什么连马氏一起害了呢?他们夫妻现在是死是活?“王爷,”杜九言道,“扑朔迷离啊。”桂王颔首,道:“怎么想,都觉得不合理。”“你觉得,他们现在是死了,还是活着的?”杜九言问道。“死了。”桂王语气平静地道,“没有必要留着郑文银的性命。”杜九言道:“有道理。”“走,我们去个地方。”杜九言道,“有几个疑问,待解惑。”……郑文海问廖程,道:“他们今天去钱庄问话了?”“是,问了伙计,郑三爷当时是怎么带走银子的。”廖程道,“还说,如果有需要,可能会请伙计上堂作证。”郑文海不屑地笑了起来,道:“这些,你都查问过了是吧?”廖程应是。“不过,他们找到了黑市李双锚。说郑三爷将银子拖去了院子里,和李双锚对半兑钱了。”郑文海也怔了一下,这和他们怀疑管凡有点出入,毕竟那几日管凡人在崇安。“家主,小人一直在想,会不会是三爷和管凡合谋?”“要不然,就是三爷打算私吞这笔钱,却不小心被管凡劫了?”郑文海觉得都不对,道:“那就是管凡还有同伙,他人虽在崇安,但他的同伙可以。”“没有人威胁文银,他不可能背叛我。”廖程就没敢再说郑文银合谋的事。“查来查去,他们也查不出什么来。明天就是期限,看他怎么说。”郑文海道,“这一次,我可不会像刘镇那么傻!”……刘镇觉得这一天过的很慢,他很期待明天的到来,期待杜九言给管凡辩讼,不管输赢,他都高兴。最好的是,管凡没罪却死在郑文海手上了。到时候,这事儿可就真的好看了。“这桂王妃杜九言,我看也是徒有虚名,查了两天也没什么大进展。”刘镇喝了口酒,摇头道。刘云林道:“父亲,依儿子看,杜九言很有可能为了有案子辩讼,而故意辩管凡无罪。”“到最后,不定会扯出郑文海自己手底下的人。只有这样,耳光才响亮,她杜九言才能出名。”刘镇眼睛一亮,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且看明天了。”……第二日中午,郭凹遣去交安查郑文银行踪的手下回来了,郭凹带着他来回禀。,!“查到了,十九那天早上,他一个人将银子拉出去,放在哪里不知道。但是当天中午,他就找了崇安黑市,将银子对半兑出去了。”“对方也认识郑文银,说虽戴着帽子,但说话和身形都是,露出来的胡子和下巴也是。”那就和升龙的情况一样了,杜九言道:“辛苦了,让你们老大给你们犒劳一顿,吃点好的。”“是!”郭凹的手下喜笑颜开地走了。“九爷,这案子怎么我现在听着还是糊里糊涂的,到底谁是凶手,人活着还是死的?”郭凹听完也是一头雾水,弄不清楚。杜九言道:“明天你就明白了。”她话落,行宫里服侍的内侍进来回禀道:“王妃娘娘,郑主身边的廖程求见。”“让他进来吧。”廖程行了礼,相比上一次说话,今天他语气明显客气很多,恭恭敬敬地道:“王爷,王妃娘娘,我们家主说今日是约定的最后一日,不知道案子如何了?”他说着,看了一眼杜九言。杜九言正神色淡然地喝着茶,没有焦虑也没有笃定,完全看不出情绪。“有些眉目了。”杜九言道。“那,小人回去回禀家主,让家主来行宫听您二位说案情?”廖程道。说什么案情,他做了哪些事,他们一清二楚。事情做的是挺多的,可是却什么结论都没有得到。估摸着,今天和家主见面,很有可能会闹着要再拖延三日。“不用。”杜九言道,“明日升龙府衙,辰正升堂。”廖程一怔,抬头惊讶地看向杜九言,又惊觉失礼,忙垂着头确认道:“明日,升堂吗?”“是。”杜九言道,“升堂。”是查清楚升堂,还是打肿脸充胖子升堂?廖程觉得是后者,但不管是什么,他现在是不敢问的。“那小人回去给家主回话,告退!”郭凹也惊的跳起来,他天天跟着杜九言和桂王,都没弄清楚状况:“真要升堂?”要是辩不清楚怎么办?不过,她是杜九言啊,应该不会有上了公堂辩不清的事情发生。七月二十九,天气依旧很热,刘永利一夜没睡,捧着诉状,坐在书房里,不知道叹了多少口气。“又有案子,”他搓着头发,道,“这一次要是再砍谁的脑袋,那下一个可就是我了。”他唉声叹气,赖在书房不愿意出去,他的幕僚在外面喊了好几声,他才磨磨蹭蹭换了官服,捧着帽子出来。“大人,时辰快到了,您是要坐轿子还是骑马?”刘永利道:“坐轿子吧。”他上了轿子,闭目养神。轿子颠簸着进了府衙的后堂,前堂却早已经准备好了,桌椅窗台被擦的一尘不染,衙门里的捕快书记员,已早早就位。“大人,郑主和王妃娘娘都到了。”外面催促道。刘永利紧张的不得了,急匆匆地道:“先去准备,我上个茅坑就来。”他出门刚小解过,现在一紧张,就感觉憋不住。前堂内,郑文海和杜九言客气地拱了拱手,道:“没想到王妃您办事效率如此之高,短短三日时间,您就查清楚案件了。”“佩服,佩服!”杜九言道:“说查清也还真没有查清楚,不过,时间到了,公堂还是要上的。”郑文海嘴角抖了抖,合着她还真是没有查清楚,硬着头皮上啊。两人说着话,一身官服的刘永利从后面走出来。刘永利走路的步伐很大,衣摆带着风,娴熟地拍了惊堂木,道:“时辰到了没有?”“这就到了。”书记官奇怪地看了一眼刘永利,和身边的捕头小声道,“怎么瞧着,刘大人个子长高了不少呢?”小捕快也觉得是,现在去看,刘大人这身官服也短了一大截。不等他们狐疑多想,刘永利拍了惊堂木,道:“升堂!”郑文海在听审的椅子上坐下来。杜九言打量着刘永利,眼中满是笑意。“带被告管凡!”:()大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