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行医在三国by向晚鲤鱼疯百度 > 第182章(第1页)

第182章(第1页)

江河万里,广袤的天地中,他这粒不起眼的水珠亦可以滋润一方土壤。暮色落下。春夜,赤色的商星历经了整个冬日的寒寂,遥遥出现在南天。他在心中道:别了,吴郡。作者有话要说:建安十三年夏,海昌。六月的风绵着晌午过后将落未落的雨,湿哒哒的暑气透过毛孔直渗进心扉,便是摇了蒲扇在树荫下乘凉,半响功夫也洇出满背黏糊的汗。农人在艰辛的劳作里歇息片刻,打了赤膊贴着泥蹭一点凉快,眯着眼有一搭没一搭地嚼起近来的稀罕事。“听说曹公最近废了三公,做了丞相,连天子都要瞧他的脸色,咱们大汉朝莫不是要改姓了。”天高皇帝远的,口舌便没个遮拦。另一人也咕隆灌下一口凉井水,啧啧品咂这世道里的滋味:“也不见得,当皇帝是要讲命数的,单说这百余年,殇帝不就早夭了么?曹公怕是没命享那个福咯。”好奇的目光搭过来:“这话又怎么说?”那人神神秘秘地:“听说曹公发了头风,聘天下名医诊治,却没一个有本事治好的,就连大名鼎鼎的华佗都被牵连地下了大狱,莫不是……”粗糙的打掌比在脖颈上,挤着眉眼做了个杀头的手势。交头接耳的农人于是面面相觑地缄默片刻,半信半疑的眼神交汇在空中,齐刷刷地往县衙的方向一瞥——说起神医,远的不知,他们海昌县可是有个妙手回春的李先生,这回不知能不能躲过一劫呢?……农人心口念叨的李先生正执了竹简斜倚窗柩,广袖随意挽在腕上,未着冠的浓黑长发仅用木簪疏懒压下,暖烘烘的夏风扬起散落的额发,在细碎晶莹的眸光中落下几丝淡淡的影。隔了一行桑树,蒋干打量着眼前清俊隽秀的年轻人。以他今时今日的声名,亲自来这鸟不拉屎的乡野之地登门拜访已算得上屈尊枉驾,而未曾想到江淮一带除却华佗与张机之外最为人称道的神医,竟是个弱冠之龄明眸皓齿的青年。这倒有些意思。他摇着蒲扇阔步走上去,一身褴褛浑毫无素日青衫玉冠儒雅斯文的模样,趿着草履踩出两排泥印。听见咯吱的脚步声,李隐舟搁下没读完的《伤寒杂病论》草稿,抬眸不深不浅瞟来人一眼。蒋干愁着脸:“先生可是李姓神医?”李隐舟垂下视线。眼睫在和风中微动,目光便明晦不定。也只是片刻的功夫,他眨一眨眼,神色复又温和起来,起身不紧不慢迎上去:“何事?”蒋干心头一跳,也不深思,按拟好的谎话苦涩道:“家父近来不幸染病,家里人遍访名医,为此都已倾家荡产,却是一无所获。听说李先生宅心仁厚、医术超群,我才跋涉而来,恳请先生走一趟。我愿当牛做马,只求先生成全我的孝心!”说着说着,滚下泪来。李隐舟瞧他满脸凄楚,也郑重了神色,一面收捡药箱,一面细细地垂问:“你是哪里人,父亲又是什么病?”蒋干见他轻易上钩,不觉喜上心头,抬手抹着泪:“我叫姜十一,家在邺城,父亲近来头痛异常、几欲昏死。我是个没读几天书的粗人,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毛病。”李隐舟颔首若有所思。在蒋干小心翼翼的目光中,慢慢点了点头:“我留封书信给朋友,姜兄等等我吧。”蒋干岂有不肯,搓手摩掌眼巴巴地看他挥笔落墨、唤来个小童:“把信送给陆都尉,就说我要出门随诊,不必担心。”——————————————行船渡了长江,北岸的风光便大有不同。水乡里濛濛的雾叫狂放的朔风卷走,露出辽阔的原野与粗犷的群山,一碧如洗的穹窿极高极远,天地蓦地开阔无垠。踏上邺城街头,暑热扑面袭来,灼灼的阳光刺得人太阳穴突突地发疼。两人奔波了月余,一路已经精疲力尽,看日头正毒辣着,索性找了个茶馆乘会凉。躲在茶馆的荫凉里,不花两个铜板也说不过去,李隐舟看着满头大汗的“姜十一”,知道他身无长物,自掏腰包买了两碗凉茶过来。蒋干年少成名,名利场里游走数年,素来是两军来使、座上宾客,何曾吃过这种劣茶?这李先生的好心他真吃不消。不得不千恩万谢地接过茶碗,眉头一皱,啜了半口算意思意思。果然又苦又涩。李隐舟瞥他一眼,并不取笑,关切道:“家道中落,你不习惯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