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我欲九天揽月百科 > 第344章(第2页)

第344章(第2页)

夕阳的光辉照在筷子上,能见到汤水色稠如蜜,令人胃口大开。

“差不多了。”

文士露出笑容,朝着船舱里面喊道,“展护卫,公孙先生,你们两位,是要吃热的还是凉的?”

船舱里面,有两人正在对弈。

一个身穿蓝袍劲装,相貌堂堂,英武不凡,正是在江湖上有“南侠”之名的展昭,因为钦佩包拯,在他身边做了护卫。

另一人,木簪挽发,眸若点漆,三绺长须,儒雅从容,手持羽扇,却只穿布袍,正是包拯的幕僚,公孙策。

展昭扭头看向甲板那里,笑道:“范老这话从何说起,似这样放了红豆莲子紫米花生,各色材料的甜粥,难道不都是要趁热,才吃得出香味?”

“此言差矣。”

范老大摇其头,“若是稀粥,就是一碗水几粒米,确实趁热吃了才有些香气,但是这样的好粥,用的材料越多,越是粘稠,就越不拘于什么时候去吃它。”

“爱吃热可以,爱吃凉也行,就算是放成了冰块吃,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老者放下筷子,轻抚胡须,颇为自得,“我年少时候,就爱把粥冻成冰块才吃,那时候读书辛苦,一碗粥冻成冰后,划成多块,时不时轻咬一口,神清气爽,自以为一绝啊。”

公孙策说道:“我听说有人专门为范老少年的事迹写了一篇文章,划粥断齑,在很多士人之间,津津乐道,用来宣扬乡里,让大家都要肯吃苦,多吃苦,吃苦吃的多,才是有能耐的人。”

“是吗?”

范仲淹微微摇头,“我少年读书,为的就是不吃苦,若一味宣扬让人多吃苦,让乡人一辈子甘心吃苦,只怕有些居心不良。”

“治世之正道,正在于要让许多吃苦的人,改而能吃上甜的才对。”

他叹了口气,看向自己的粥罐子,“我这粥,糖放的还是不够!”

范仲淹抓了一大把白糖,正要往粥罐子里面丢,忽觉身边清风一动,蓝袍飘过。

展昭倏然间来到了船头,手提长剑,面色严肃。

范仲淹稍微一愣,随即才察觉,江面上有些不对劲。

只见前方十几里外,顺流而下的江水,忽然逆向翻腾,涌起一波波碎玉乱雪也似的浪头。

一浪更比一浪高,浪声咆哮,混着怪风,迎面吹来。

船上的大帆,被吹得向后鼓去,整艘船顿时减速。

范仲淹定睛细看,发现浪头之中,有诸多怪影升腾起来。

有的鱼头人身,有的人身蟹钳,有的身穿龟壳,有的看似是人,一张嘴,却吐出长长的蛇信子。

有的倒是完全像人,但却身高两三丈,穿着厚重的铁铠,手持比常人身子还大的铁锤,吼叫之间,如同万千河马齐发声。

他们脚踏江水,摇旗呐喊,长刀拍击盾牌,又有力士擂鼓助威,东一簇,西一簇,妖云怪浪,几乎遍布在整个江面上。

只是粗略一看,这些妖怪就至少有上万的数量。

“又是妖怪。”

范仲淹感慨了一声,“萧太后的手段,真是非同小可啊。”

不久之前,包拯奉命出使辽国,本来是负责商量延续两国合约的事情。

没想到,辽国的萧太后故意兜圈子,请他协助调查辽国各州的悬案大案,借助包拯的手,铲除了辽国勋贵之中的许多毒瘤。

如此一来,萧太后本身权柄更加巩固,威严深重,随意推行政令,对于剩下的辽国勋贵而言,又隐隐保留了一丝人情味道。

包拯是念及辽国百姓,九成也是汉人,生活困苦,冬日竟然有只能在粪窖之中取暖的,每一年冬季都有许多农家,沦落成乞丐,实在不忍,这才出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