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他只是个译官,要想干成这件事,根本绕不开户部。
他把心一横,找上了户部当时的最高长官长孙羊。
长孙羊一开始非常惊愣,然而细细思索,户部当时由他一人说了算,此事竟有极大成功机率。
在金钱诱惑下,长孙羊与史诃耽一拍即合。
唯一的破绽是那名令史,倘若他翻看过诰书,很可能知道内情。
恰好那令史调到户部,长孙羊多方试探,发现对方并不知情,也就安下心来。
经过缜密谋划之后,长孙羊将两份浩书下达到河北五州,并且告诉州县官员,朝廷担心百姓负担太重,故而分两次徵税。
州县官员不知内情,以为真的是把一次税收分两次征,便按照两份造书旨意,连征两次。
五州百姓苦不堪言,不少人因此家中断粮,只好离开家乡,成为流民,只为求存。
长孙羊暗中操作,将一份税收送到前线,另一份则被他秘密转运,中饱私囊。
史诃耽也因此分了一大笔钱,在宣阳坊重新置了一座大宅。
那令史也是个人精。
长孙羊当时试探他时,便留了心,后来派人去河北打听,被他瞧出破绽,于是找上长孙羊,要求分一杯羹。
长孙羊不愿把此事闹大,便也分了他一笔钱。
李治听到此处,终于明白河北为何有流民过来了。
他沉吟片刻,问道:「此事只与长孙羊有关吗?他背后有没有其他人?」
狄仁杰道:「根据臣调查,此案涉案之人不少,但真正知道内情的人,却只有这三人,他们获得的利益也最大。」
李治道:「长孙诠可与此案有关?」
狄仁杰道:「应该没有关系。」
李治皱眉不语。
如此来看,长孙诠并未涉案,只是在帮长孙羊。
难道就因同姓长孙,他就帮长孙羊到如此地步?
李治又想到了燕山会,寻思:「长孙诠帮助长孙羊,很可能是受燕山会指使,燕山会又是什么目的呢?」
想到此处,李治朝狄仁杰道:「狄卿,你是并州人,可听说过燕山会?」
狄仁杰想了想,道:「臣并未听说。」
便在这时,侍立一旁的王及善忽然道:「陛下,臣知道燕山会。」
王伏胜看了他一眼,道:「王将军既然早就知道,为何上次在九龙汤时不说?」
王及善沉声道:「上次我只是听人提过,后来找那人详细问过,这才向陛下汇报。」
李治道:「你说的是谁?」
王及善道:「是臣魔下果翼都尉,程务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