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里正惬了惬,低头不说话了。
武媚娘柔声道:「到底怎么回事?能详细和我们说说吗?」
里正长子看了她一眼,脸色缓和了些,低声道:「我们灵州曾遭了蝗灾,官府救济不够吃,当时有位大户人家的郎君,来到灵州,以收购田产为条件,帮我们度过蝗灾。」
「后来我们就成为那大户的佃户,他们收租不高,对我们也不算太坏,大家日子也都过得去。
「一个月前,那位柳郎君又来到灵州,说希望大伙帮他一个忙。」
武媚娘眉眼一动,道:「柳郎君?莫非是华原柳氏?」
里正长子道:「是的,他们是关内有名的望族世家,平日对大家也不错,所以他们提出要求,我们便答应了。」
武媚娘道:「他们让你们做什么?」
里正长子道:「他们把由契暂时还给我们,让我们帮忙去官府盖印,事成之后,还给每户两贯钱。」
武媚娘双眉一挑,身上自然而然散发出一股威严的气势。
柳氏竟想出这种方法,对抗田制改革,如此一来,这些人的田契盖了官府印信,在朝廷看来,他们是自耕农。
然而他们实际上依然是佃户。
里正长子瞧见武媚娘气质变化后,不由后退了一步。
武媚娘收起表情,微笑道:「那后来呢?」
里正长子迟疑了一下,道:「我们帮他们盖印之后,才知道被他们骗了,
哎,事到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
武媚娘道:「为何不去官府告发他们呢?」
里正长子苦笑道:「我们欺骗官府,告他们不是告自己吗?」
老里正沉声道:「柳氏总归对我们有恩,没有他们当年帮忙,大家早就饿死了,怎能恩将仇报?」
武媚娘不再多言。
当天夜里,武媚娘等人在里正家歇息了一夜,次日一大清早,便返回了天子行营。
李治早已醒了,正在帐内洗脸,见武媚娘回帐,抬头问道:「媚娘,这次出去可有收获?」
武媚娘一脸认真的道:「九郎,有很大的收获!」
李治吃了一惊,赶忙询问究竟,武媚娘便将柳氏让百姓们帮他们在田契上盖印的法子说了。
「陛下,情况就是这样,幸好您这次出来寻访一番,不然还真被这些世族给蒙混过去了。」
李治沉吟了一会,道:「伏胜,派人回长安查一下柳氏的田产数量。另外,
查一下灵州蝗灾是哪一年,灵州的赈灾又是谁负责的。」
王伏胜道:「是。」转身退下了。
「九郎,咱们是返回长安,还是继续巡视?」武媚娘问。
李治侧头看向西方,说道:「再往西到鄯州,然后回长安。算算日子,等咱们回长安后,苏毗那边的消息,应该也传回来了吧。」
苏毗地处逻些城西南方向,背靠大雪山,境内有一条长长的河流,被称为苏毗河,孕育苏毗境内无数部落。
苏毗三大部落之中,孙波位于苏毗河北岸,娘波和达波位于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