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人在汉末 > 第12章 开源节流(第1页)

第12章 开源节流(第1页)

事情再多,得一件一件做。清查人口、丈量田亩的事情,刘平交给了阎特,然后将刘德然派给阎特做副手。在这种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代,人口和耕地是最为重要的资源。光阎特一个人,刘平不放心,所以便将刘德然安排了过去。垦荒的事情则交给了刘睿,吸纳流民的事情交给了荀封。剩下的人则跟刘平一起,负责武都郡日常政务,为关羽的军事行动提供后勤保障,也为阎特他们做事儿提供所需要的人手、工具等等。班房内,刘平正在查看武都郡的相关卷宗。一边看,一边做记录,旁边杨永则负责整理归纳。杨永是弘农杨家出身的,世家大族,才学能力人品都是一流。本职是督邮使,二爷的副手。不过眼下被刘平拉来帮手了。他的功曹班房,实际上更像是刘备集团的政务中心。“武都郡别的不说,这耕牛倒是不少。”刘平看着卷宗笑着说道。杨永点点头,道:“毕竟有羌人、氐人杂居,他们本就是游牧民族,别的不多,牛羊马鹿之类的可是不少。”“可惜了,铁器太少。”刘平砸吧了一下嘴。如今的大汉,最顶尖的生产力是什么?四个字,铁犁牛耕!武都郡倒是不缺牛,但是这铁犁就属实有些少了。下辨作为武都郡治所在,库房里倒是有一些存货。卷宗上记载,有铁犁百二十。刚才刘平已经让人去查了,估摸着能有一半的存货就不错了。这远远不够用。“文慧兄如今负责垦荒之事,咱们得把东西给准备好。别到时候他说动了百姓,我们却支援不到。”刘平说道。文慧是刘睿的表字。杨永点点头,又苦笑道:“武都实在是基础太差了。按照功曹你的计划,这第一年少说也在武都投入上千万钱。可是武都一年的税收才多少?”说着他拿出一个卷宗,递到刘平跟前指着上面的内容说道:“你看看,去年一年,武都的税收不过九百多万钱而郡内截留自用的就更少了。”杨永这是折价算的,如今的税制很是复杂。首先是田租,三十税一,这基本上收不到几个钱。第二个是算赋,成年人(十五岁及以上)每年一百二十钱,七岁至十四岁每年二十钱。除此之外还有类似商业税的算法等等。武都人口单薄,物产不丰,商业更是处在无管辖的混乱状态。指望这些氐人和羌人交税,还不如指望甜水巷的李寡妇从良呢。九百多万钱的税款,已经算是上一任武都郡守有能力了。按照今年的情况来看,武都能收五百万钱就不错了。属实是头疼。“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刘平笑着说道。杨永点点头:“还是得想办法开源节流才行。”“这是当然了。”刘平做计划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整个五年计划全部实施下来的话,所需要的资源折合成钱,大概需要一亿钱。虽然不需要一下拿出来,但就像杨永说的那样,第一年就需要上千万钱。武都郡账上只剩下不到四十万钱。刘备自己带来的,还有八十多万钱。也就是说,如今整个武都郡可用的钱,只有一百多万钱。看着挺多的是吧?但是每月的俸禄、军饷等都是要花钱的地方。刘备这一百多万钱,能花多久呢?算一笔账就知道了,如今武都一共有五千士兵,每人每月一石半的口粮,如果出城作战,口粮就要翻倍。就按照一石半来算,武都的米价高于涿郡,每石接近四十钱上下。取个约数,一个士兵,一个月就要花费六十钱。五千士兵,一个月就得出去三十万钱。当然了,武都粮仓里有粮食,至少足够五千人用到秋收的。郡府衙门大小官员的俸禄,也得给吧?别的不说,就说刘平、关羽等人都是百石官。也就是说,每个月的工资,折合成钱的话,是四千钱。一应小吏每月也有三到五石的俸禄要给。君府衙门,每月光是人员支出就得十几万钱。再加上竹简、帛布、纸张等等开支。每个月少说二十万钱的开支。一百多万钱,若是应付这些日常开支倒也可以撑到秋收和税收的时候。但是这不可能,不说别的,单说恢复上禄、武都等县的实际管辖权,就得动兵。一应开支用度下来,顶多支撑三个月。刘平有办法吗?有!不光有,还是三个计划同时进行,齐头并进。第一个计划是税收方面的。第一步是改革税制。前文说过,刘平穿越之前研究的是明代历史,在制定武都发展规划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有意无意的参考了明朝的制度。这其中税制就是重点。他打算在武都施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让阎特和刘德然去清查人口,丈量田亩也是为了一条鞭法的施行。第二步,等一条鞭法有所成效之后,便让简雍去洛阳活动一下,卖卖惨。争取将武都的税收给免几年。毕竟地方官员私自改革税制这种事情,跟杀官造反相比也差不多了。都是拿朝廷不当回事儿。如果朝廷能够免税的话,那短时间内朝廷是不会发现问题的。而这件事做起来其实难度不大,只要喂饱了那些宦官,他们是完全可以说动刘宏的。毕竟武都的税收太低了,大汉朝每年的税收折合成铜钱的话,达到亿亿钱。(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大多数都是征实,也就是实物而不是铜钱。自古以来,我国便是缺铜的国家,所以铜钱才会成为货币,而不是其他贵重金属。一直到宋明时期,大量白银流入,银才成为流通物。)第三步,商业税改制。大汉也是收商业税的,但是具体去看的话,更像是财产税。因为征收的方式是根据货物的总价值来收的,而不是在商业活动上收税。这里面区别很大,而且货物的价值判断也比较模糊。像是粮食等还好,直接按比例收取实物即可,可是一些工艺品,贵重品怎么办呢?总不能抠下来一部分带走吧?而且这税收还是面向百姓的,那些世家大族,豪商巨富,谁能收到他们的钱?所以这商业税必须得改。但是怎么改,很重要。按照刘平的想法,眼下的情况,既不能从生产环节直接征税,毕竟大宗交易基本上都是粮食、马匹、牲畜之类的,也不太可能追踪每一笔交易。那么,如今按照货物的总价值来征收,显然是最为合适的。至少,还能收上来一部分不是?所以刘平打算,先做总量,再分蛋糕。先把商人都吸引过来,然后再根据现实情况,找到最合适的商业税改革方向。第二个计划则是继续扩大刘备集团本身的商业版图。之前的白酒,在边地卖的极好。不光是草原上的胡人们,很多北地的汉人也很:()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