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九锡之礼谁受过加九锡是什么意思 > 第1023章 1021杯酒(第1页)

第1023章 1021杯酒(第1页)

第1o23章1o21【杯酒】

时至今日,6沉对宁太后的观感颇为复杂。

有敬重,有理解,也有几分无法明言的怜悯。

当6沉给出一个否定的回答,宁太后眼中的失望一闪而过,但她很快就平静下来,毕竟原先就知道这件事多半不会有惊喜。

站在她身后不远处的若岚却有点控制不住情绪。

身为宁太后最信任的心腹女官,若岚比所有人都清楚太后这两年有多不容易,一边要小心翼翼地维护和6沉的关系,一边要操心天子的安危和宫里永远没有尽头的事务,还得分出不少精力关心朝堂上的风浪。

在那些清冷孤寂的不眠之夜里,她不止一次见过宁太后暗中垂泪,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她知道如今天家和秦王府之间存在很严重的矛盾,她自肺腑地希望这件事能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结果。

然而终究不能遂愿。

在若岚看来,宁太后已经做到无可指摘的地步,可是秦王似乎也没有任何飞扬跋扈妄自尊大的举动,不知该说是造化弄人还是命运使然,明明两边都是心怀苍生胸襟宽大的智者,却被一只无形的手推着走到这一步。

因为他们不止代表自己,各自身后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命,容不得他们后退和让步。

若岚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恨眼前的秦王,她只觉得心里极其难受,就像是一把钝刀来回切割。

不知不觉间,这位平素温婉内秀的女官已然眼眶微红,满面悲戚之色。

6沉扫了一眼若岚的面庞,对她的心思大抵了解。

站在他的角度来看,宁太后完全称得上古往今来掌权者中的异类,包括他前世看过的各种戏说野史。

从三年前正式掌权开始,宁太后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比较优秀,无论是主理朝政还是对边疆局势的判断,她仿佛天然有着敏锐且精准的触觉,基本不曾做出过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对6沉的信任和支持更是边军能够战胜景军的关键原因之一。

朝廷迁都之后,宁太后亦不曾使用那些阴暗卑劣的手段和算计。

6沉完全可以确定,如果宁太后没有这样的耐心,新政推行不可能如此顺利,眼下那些人的串联和勾结也不会只是这等声势。不论薛若谷勾连了多少人,只要薛南亭和秦正没有直接出手,就很难对6沉造成足够强力的打击。

哪怕是今日这场游园会,宁太后依然秉持着过去几年的行事准则。

她将卓园内外的防务悉数交给6沉,压根不让禁军和禁卫插手,甚至连酒食茶水都让6沉派人操持,便是要表明一个态度——她今日毫无恶意,只是希望能够在这座残存着杨光远痕迹的园子里,和6沉达成一些友好的利益交换。

故此,她先是肯定了新政的成效和6沉的功劳,又主动提出为杨光远翻案,目的便在于感怀6沉,最不济也希望他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目前朝廷面临的危机。

虽然她没有明言,但6沉心里很清楚,她希望在维持天家皇权的基础上,6沉可以继续掌权,最好是形成一种和谐稳定的格局。

对于6沉来说,方才那一刻他脑海中确实跳出了一个念头。

前世他对政史方面的知识掌握得不算多,但他也知道开明专制和君主立宪这些概念。

问题在于目前的大齐并不具备施行这些制度的土壤。

开明专制也好,君主立宪也罢,本质上不是上层架构的改革,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展,社会体系中出现新兴势力阶层,他们需要更高的政治地位,因此自下而上推动整个权力层的改变。

如果没有这些新兴势力阶层作为根基,6沉即便是在官制上玩出花来,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短暂的思忖之后,6沉最终还是决定不对宁太后阐述这些细节,一者这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二者现在宁太后处于溺水者的心理状态,她未必能理解不可为这三个字的含义,强行去尝试根本无法施行的政治体制。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宁太后至今仍然保持冷静的前提是6沉很注意分寸,即便包揽了军政大权,亦从未有过对宫里母子不尊重的行为,这也是庙堂重臣甘于沉默的缘由。然而今天宁太后几乎将窗户纸捅破,6沉又给出明确的否定答案,她还能维持冷静吗?

气氛渐趋沉肃之时,宁太后忽地说道:“哀家听闻宁云楼的席面堪为京城一绝,因此想借着今日的机会品尝一二,不知秦王有没有让人安排准备?”

这个话题转得略显生硬,不过可以看出来宁太后并未丧失理智,这让6沉愈敬佩,因而恭谨地说道:“陛下有旨,臣岂敢怠慢,昨日便特地将宁云楼的大厨请来卓园,这会已经在明轩堂布宴,还请陛下移驾。”

“好。”

明轩堂距离片云阁不远,宁太后坚持不用凤辇,一路步行而去。

这里窗明几净疏阔大气,各项陈设古朴典雅,譬如那幅前朝书法大家赵鼎留下的中堂,上联为“珠树好栖千年鹤”,下联为“玉阶先一枝梅”,字体中正端方,极富古韵。

宁太后驻足看了片刻,赞道:“不成想能在这里见到得全居士的墨宝,真可谓不虚此行。”

6沉对这些不太了解,干脆没有接话。

随着侍女们悄然无声地布好宴席,他才拱手道:“陛下,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