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那些人虽然诧异于有人闹事,最后还能相安无事,但崔道长都这么说了,一行人都是点头答应下来,随后一一散去。
收好摊子。
崔老道带着一行人。
一路绕过正殿前宫,直到抵达后院庙祝所居的一间小屋,烧上茶水,请了众人入坐,简单闲聊了一番,他才恍然反应过来。
难怪这几人皆是出尘绝世。
原来是如今江湖上名声赫赫的搬山、卸岭两派魁首。
最关键的是,一行人里他还看见了道熟悉身影,也就是半年前找他算命的白半拉,当时还是自己为他点明的路。
没想到,真人到了跟前,自己反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
“崔道长,还有一人,不知你可还有印象?”
等双方寒暄过后。
陈玉楼也顺势放下茶盏,看了红姑娘一眼,淡淡笑道。
第一次从旁人口中得知崔老道就是她。
“这位是?”
崔老道目光落在红姑娘身上,但无论他怎么回忆,也不曾见到半点熟悉的痕迹。
“二十年前,月亮台戏班子过津门,为荣记商行搭台唱戏,大雪天。”
见他眉头微皱。
红姑娘也不迟疑,主动开口道。
简短几句话,崔老道眸子顿时一缩,思绪一下被拉到二十多年前,那时他行走往来于齐鲁、津门以及关外三地。
要是单说时间,他肯定没太多印象。
但要是同时加上月亮门戏班,以及荣记商行几个字。
一段模糊的记忆顿时在他脑海深处浮现。
他认真看着红姑娘,终于,一个俏生生的小姑娘,与眼前英姿飒爽的姑娘,一点点重合起来,最终合二为一。
“你是……戏台班主的女儿?”
“……是我。”
见他缓缓开口出声,红姑娘内心也是千头万绪,哽咽着点了点头。
时隔二十多年,竟然在津门此地再见故人。
那种感觉实在杀人。
当年她还是个几岁的小姑娘,转眼间,都已经在江湖上纵横多年。
“你爹娘可还好?”
崔老道叹了口气,他平生听曲看戏无数,不过能和月亮门打擂台的却是一只手数得过来,如今时过境迁,也算故人相逢,忍不住问了一句。
闻言。
红姑娘眼睛瞬间泛红。
见状崔老道哪会不懂自己说错了话,还是陈玉楼打了个圆场,“之后发生了些事故,红姑爹娘都已经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