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点了点头,这个女婿,她是真的满意。这段时间跟梁紫玉的相处,还有崔琅的存在,治愈了她过去这些年,她缺失的很多东西,让她回到大夏之后,真正有了归属感。之前在大雍和亲到时候,她一直都不相信,这个世上还会有人真正在意她,哪怕是自己的母后。如今,情况不同了,她已经理解了当初母后做出那个选择,该有多痛苦。这些话,还是梁紫玉跟她说的。这些年,太后娘娘长期都处于思念女儿,怀念儿子的状态之中。每次出去礼佛,都是祈祷有生之年能够再见到女儿。可是这些事,长公主之前并不知道。他们说了一会话之后,长公主也提起了如今京都已经有三位王爷的事。除了陆景琛是直接从他父王那里承袭了王位之位,另外两位都是皇上近期封的,看起来明显是为了对抗太子的。“若是放在之前,我一定是不想理会的,毕竟跟我们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如今这个情况似乎是不太一样了,太子那边总会牵扯到你们,听说你们也跟芮家那对兄妹相认了……”长公主的消息也挺灵通,这些事自然没有办法瞒过她。崔振邦点了点头:“是啊,妹妹说他们兄妹俩为了跟温家断绝关系,已经彻底把自己的姓氏都改了,当年的事,跟他们无关,而且他们已经不在温家了,没有必要牵连。”长公主直接问道:“贺钊呢?当年的事,他也不知情,如今贺家参与过那件事的,贺老太爷和贺老夫人都带着遗憾去世了,只剩下一个贺之年,身体还不错,看样子应该是不会轻易死掉,你们想要让贺家等到什么时候,才能跟你们相认?”长公主这个问题,让崔振邦为难了。这个也是他和崔安如一直没有办法轻易下定决心的事。贺家的情况,确实更加复杂一点。毕竟他们不会跟贺之年分家另过,也不会放弃贺姓。“安如的意思是,不如就当做是朝堂上的朋友,至于亲情不亲情的,当年他们对外祖母和母亲两个人的伤害,我们没有资格原谅,也不该让贺家的后代来承担,对谁都不公平。”长公主叹了口气,并没有办法反驳。这个问题,确实要这样考虑。“如今京都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我也是越来越看不懂皇兄的行为了……接连封了两个王爷,楚王也就算了,至少有边关的经历能够帮他填补一下履历上的空白,康王就有些奇怪了,他这些年对朝廷的贡献,应该还不到封王的资格……”崔振邦自然也知道,不过这个并不是皇上考虑的事。如今他想的是尽快扶持起来可以跟太子分庭抗礼的势力,不然就会让太子的势力过于庞大。“皇上的想法,并不是我们能够轻易看懂的……”崔振邦的话说得委婉,可是长公主听得懂。“紫玉,你别只看着不说话,我知道你在太后的教导下,大有长进,不如你也说说自己的看法。”长公主看着梁紫玉,又说了一句。梁紫玉对这件事,确实有自己的想法。她微微起身,说了一句道:“母亲和夫君刚刚说得都对,皇上的心思,确实不是我们能够轻易揣测的。不过,哪怕如今京都之中,已经有了三位王爷,若说跟太子殿下分庭抗礼,怕是有些困难。”“毕竟,翊王是会站在太子身后的,另外两位王爷,还是皇上刚刚扶持起来的,只怕还没有办法达到皇上想要的平衡,为了制衡太子,只怕皇上之后还会有其他动作,尤其是如今夫君平安无恙地归来,给太子这边增大了筹码,足够影响朝堂的风向了……只怕,这个并不是皇上想要看到的。”“不错,”崔振邦赞许地点点头,“这也是我所担忧的,太子殿下自幼便深得皇上宠爱,如今又掌管着朝中诸多事务,势力已然不小。可是如今皇上年富力强,一定不会希望自己的接班人太早地显现出接班的姿态……”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长公主和梁紫玉都明白他的意思。“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是好?”长公主问道。“如今之计,皇上自然是着急扶持楚王和康王,我们自然就是静观其变,暗中巩固太子的势力,毕竟将来总要对上的。皇位只有一个,那两个皇子的德行,不堪大位。”崔振邦的话,自然是得到了长公主的认可。其实,她也是这样想的。崔振邦补充了一句:“不过,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毕竟这是京都,天子脚下,而且朝中势力盘根错杂,不知道哪个大臣到底是向着哪一边的……万一真的出错,就会影响了全盘的计划。”长公主闻言,微微颔首,心中却也不免有些忧虑。她知道,这件事关乎着整个皇室的安危,马虎不得。皇兄从小到大就是城府极深,她和二弟一直都看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只有母后,一直都保持镇定,还说他这样也好,将来当了皇上,才不至于被人掣肘。只不过事情发展到如今,皇兄这个性格,确实是让人不太:()和离再高嫁,将门毒妃她超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