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不敢说实话,因为还想要留在明公身边出谋划策,但我又不能说假话,因为那不是我的本意,也不是忠臣该做的事情。
明公想要进入洛阳称王,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道路。
您起兵以来,因为杨广的昏庸无道,以及您的声望卓著,得以攻城略地,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但是洛阳城不是如此,长安虽然是都城,但是杨广不重视那里。
洛阳才是杨广真正的首都。
方才洛公言说,这里有杨广修建的运河和驰道,上可以连接涿郡,下可以连接江南,四方的援军可以迅速的来到这里,我们在这里碰壁,将要陷入死无葬身之地了。
唉。
进入关中大概才是真正成就大业的机会吧。”
杨广疏通运河,将过去修建的那些运河连接起来,固然有自己享受的因素在,但为了沟通南北也是其中很大的原因,而且运河的确是可以做到,因为运河的开通,洛阳的兴盛速度简直快的惊人。
如果不是杨广把天下搞得大乱,作为南北沟通、东西贯通的中枢所在,洛阳会让天下人感受一番,什么叫做“船只漕运拉来的大都市”,交通不便利的长安,是绝对不可能比洛阳更繁华的。
正如洛苏预料,杨玄感本就有了走的想法,又听到洛苏随口说出的有关于运河的论断,立刻感觉大事不妙,他心中后悔和洛苏不欢而散,面上却不显露出来,但话语转变很快,“玄邃你说的有道理,传令全军,明日开拔,前往关中。”
李密闻言大喜,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劝动了杨玄感。
……
洛苏一行人从洛阳离开,就准备进入关中,李渊作为大隋天子的近臣,自然是要跟随杨广前往辽东,他之前负责督运粮草,现在正在返回洛阳的路上。
他的家眷则都留在关中,现在洛苏就是准备前往关中,去见一见李家人,看看他们还认不认这门婚事。
“老祖宗,您觉得杨玄感能顺利夺取关中吗?我怎么觉得有些不靠谱呢?”
洛苏颇为惊奇的望了洛玄镜一眼,询问道:“我家阿镜这是有大长进,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不靠谱?”
洛玄镜有些羞,但还是分析道:“杨玄感之前就在各种选择中,每每选中最差的那个,而且为人优柔寡断,现在他就算是知道要进入关中,但关中不是平地,不是他想来就来,即便再是轻松,但依旧有数道关隘,他只要在任何一道关隘上,浪费时间,就会失败。
他这个人,失败貌似是正常的。”
洛玄镜的分析,已经颇有论事的精髓,人世间所有事,归根结底是人的比拼,人不行,事就不成,而杨玄感有一切优越的条件,唯独没有个人能力。
洛苏笑着说道:“阿镜你分析的很对,杨玄感进关中的概率不大,不过只要能多拖一点时间,就能对隋朝的声望打击的再深一点。
现在还有大批帝国贵族和官吏在效忠杨广和隋朝。
这些人以及门阀士族不反对杨广,推翻隋朝的大业就不可能成功,只有这些人出手,那才是民怨沸腾到极点。
那个时候就是家族彻底南归的时机了。”
家族彻底南归!
洛玄镜和洛玄夜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敢战士将会重新回到天下人的视线中。
嫡系子弟将会全部回到中原。
虽然昭城暂时恢复不了,但洛氏会在天下间重新聚集。
马车快速的路过那早已被废弃的秦函谷关,曾经万夫莫开的雄关,如今伴随着黄河水位的下降,已经出现了宽阔的大道。
洛苏望着这一幕,却开始思索要如何整治黄河,黄河和长江,孕育了诸夏的文明。
但相比于长江,黄河实在是太能出事,生活在黄河两岸的百姓,又太过于多,导致帝国每年投入在赈灾以及修整黄河上的费用,就极高,这都是白白耗费的资源。
进入关中后,这里的情况要比关东好一些。
除了后汉一朝,大多数时候,关中的情况都比关东好一些,因为这里不是主要的赋税区,百姓的负担就会轻一些。
洛苏一行人没有什么停歇的进了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