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从没有想过,自己能目睹愿望实现的那天。②
就在诸朝古人们开始对后世理想化之际,身体脱贫的记录视频播放完,开始播放精神脱贫过程。
【古人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意思是地方越偏远的人,思想也越局限,而这样的人,自然也在脱贫行列。】③
“都知道他们是刁民了,为什么还要帮?”诸朝在偏远地方为官的官员们不解,他们对于那些刁民的刁蛮可是深有体会。
后世帮助那些良善的人他们就不说了,可为什么还要帮助刁民们?
“咱们这里就是穷山恶水。”
“但咱们是不是‘刁民’就不知道了。”诸朝百姓们心里紧张,生怕自己成为后世“刁民”的一员。
可是等他们看下去,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大错特错。
只见精神脱贫和身体脱贫的群体,部分有所重叠,但大部分都不一样。
他们的相同点都是穷,不同的是他们对待官府脱贫的态度。
对于官员们的脱贫,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也就算了,只要配合就行。
可他们偏偏不配合。
比如,他们把官员们送来让他们养的鸡、鸭、猪等家禽直接下锅吃了。
“那些家禽官府没收钱,对于那些人来说,只要成功养大,钱就是他们的,为什么他们宁愿把家禽们吃了,也不愿意喂养?”④
这一幕,给诸朝古人们带来极大冲击。
扪心自问,要是换做他们,他们一定好好喂养,而不是把象征“希望”的家禽们直接吃肚子里。
可偏偏他们想要而得不到,后世得到却不珍惜。
这让诸朝古人们心里如何不失衡。
“那些缺胳膊断腿,实在干不了的人也就算了,可他们大多数人,身体都是健全的,且年纪也不大,他们不是干不动,而是不想干!”
“这就是懒汉啊,不,就算是咱们的懒汉,不干活也是活不下去的,后世那些人,比咱们的懒汉们还懒!”
诸朝古人们下意识把身边人对号入座,结果发现没比过。
就像他们说的,他们时代的懒汉,只是干活不勤快,而不是不干活。
他们以前以为懒汉们已经是极限,没想到后世懒汉,更突破人的下限。
而他们口。中的懒汉们则很羡慕后世。
“后世可真好啊,居然还养懒汉,而不是像现在,我们不干活真的会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