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应着是夜,咸丰过来玉兰这里了,玉兰正在看书,见她的男人神思倦怠,便知道又发生大事了。咸丰也不等玉兰问,进来就念着:“兰儿,完了,完了”随即往炕上一歪。玉兰便问着:“皇上这个完了有几个意思呢?”咸丰瞪了玉兰一眼:“一针见血啊。”眼神又柔和:“坐下说话。”玉兰便坐了下来,握着咸丰的手,咸丰继续道:“怎么能与夷人相见咸丰应着:“你哪里是不懂事,你是太懂事了,比朕还懂事。”两人歇息了。接着说前朝之事,桂良和花沙纳先行一步去了天津议和,而后耆英才过去的。几日之后,从天津来了消息,与奏折一同过来的,还有英法拟定的56条和约草案。并传话警告大皇帝,如若仍旧犹移不定,即刻攻打京师。这结果跟咸丰想得一样,又那么不一样,他怒火攻心啊,喊着:“奇耻大辱,打,打!”喊完便没有力气了。众大臣依旧瑟瑟发抖,同声应着:“皇上息怒,皇上三思呀。”咸丰的气上不来了,可仍旧恼得慌:“朕如何答应?你们说,朕怎么能答应?”彭蕴章道:“臣等无能,无能呀”咸丰攥着拳头:“耆英、耆英,该死、该死!”继续喊着:“他不是一向熟悉外夷事务吗,怎么怕了?没有朕的旨意,谁让他擅自回京的?”彭蕴章应道:“回皇上话,英法翻耆英旧事,辱骂、讥讽他。他已年过古稀,自觉无地自容,便擅自回京了。”咸丰喊着:“放肆,放肆!朕没让他回来,他就不能回来,你谁也不能回来。传朕旨意,耆英赐自尽。”众大臣应着,咸丰继续喊着:“告诉英法,朕就不应允这和约,一群强盗。开战,打,打!”彭蕴章赶忙道:“皇上,天时如此,人事如此,全局如此,只好姑且应允。只有英法快速退兵、退船,才能安百姓之心,顾天下之大局。”咸丰没有力气喊着,低头看着眼前的56条草案,吐出了一句话:“没有别得法子了吗?”众大臣不语,咸丰又道:“其他的都好说,这公使驻京、亲递国书,是绝对不行的,绝对不行的。”咸丰将草案的纸捏在手里,愤恨道:“大清乃天朝上国,朕乃天下共主,这天子脚下怎能让夷人居住?朕又怎么能与夷人相见?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