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臣何德何能……”韩信诚惶诚恐,几乎结巴起来。
“你只是缺少展示才能的机会而已。”李世民笑道,“以后这样的机会有的是,你建功立业的机会也多的是,不用担心。——言归正传,关于百越……”
他顿了顿,等韩信接话。
“臣当时听陛下出的题,是战国名将,臣就想大秦一统天下已有十余载,陛下英明神武,六国不足为虑,那所患者,无非边疆而已。北有蒙恬王离两位将军,陛下从前也在上郡督过军,对草原的动态想必颇为了解。蒙家世代忠良,乃大秦柱石,臣在军营时见中尉军军容整肃,蒙毅将军与陛下言笑晏晏,关系匪浅,进宫时也看到了他。那么,匈奴那边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是以就选择了百越。”
【厉害啊韩信,我都没想过这些,我可是一天直播都没有错过。】
【看看人家这押题的本事,难怪人家是兵仙呢。一个刚进咸阳的土包子,穷困潦倒,都不影响他压对最高统治者出的题目。】
【这一对比,瞎扯淡选王翦就知道拱火的英布,和中规中矩的灌婴,还有扰乱考场的项羽,韩信简直就是个优秀学生代表,还是老师最爱的那种超省心的学神。】
扶苏惊讶道:“你才刚到咸阳,就考虑得这么多吗?”
“正因臣刚到,所以要多看多思,不过是这次运气好,正好猜对了而已。”韩信谦逊道。
“我看你在文章里提到,要防止百越自立是吧?你为什么觉得百越会自立呢?”李世民饶有兴趣地问。
“陛下看地图就知道了。”韩信用手比划了一下百越的范围,“百越在大秦最南边,离咸阳足足有三千里,若是拿番禺来算,那有四千里。这样遥远的距离,百越那边若是发生什么事情,大秦得很久才能收到吧?”
“嗯。”李世民肯定道,“不仅路途遥远,而且百越地域广阔,部落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很多地方以渔猎为生,跟中原这边大相径庭。虽移民了几次,也设立了郡县和官员,但消息总是传得特别慢,比起有驰道的上郡,差得太远了。”
他对这个现状很不满意,韩信立刻听出来了,便问道:“陛下准备修驰道通往百越吗?”
“想修也修不了。”李世民摇头,“山林太多,太远,当年打西瓯,为了运送粮草,修个灵渠都花了好几年。要想修驰道一路通到番禺,那大概又得百万民夫,耗费十年,都未必能成。”
【终究是我们广州不配了。】
【驰道就算了,光五岭都不好解决,搞点水利工程还差不多。】
【陛下!别忘了占城稻!早熟耐旱产量高,就在百越再往南一点,占城那里!】
【你直接说在越南得了。】
【什么越南?那明明就是我大秦领土!】
【陛下!我给你发更详细的地图了,上面有占城的标记和路线。】
【为了占城稻占领占城,合理,很合理。】
“那陛下是打算?”韩信犹疑着道。
“就像你文章里写的那样,以越治越,通婚易俗,重农畜牧,推广大秦的文字和语言,提拔部落首领为郡官,再让他们送质子来咸阳,接受大秦的教育和文化洗礼……”
李世民一一道来,神采飞扬。
韩信恭敬到过分的表情逐渐消失,专注地听着,忍不住道:“臣的文章里可没有写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