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公主抱着一只暖炉,看着窗外的皑皑白雪,“在这个世间,男子总是帮衬着男子,因为他们自己也是男子,他们认可自己。”
“所以女子想要帮扶女子,首先要做的,就是认可自己,认可女子,他们能做的,我们也一样能。”
“没有谁,生来就是弱者,长期生活在打压之下,永远也抬不起头,这是他们的目的,也是小人之心。”
“我从不觉得这世间有君子,当规则制定时,这世间就只剩了虚伪。”
第285章出奇制胜
——西阳郡中军大帐——
将士们围在沙盘前,仔细听着萧怀玉的讲解。
“何谓出奇制胜?”有将领问道。
萧怀玉拿起敌军的团旗,将其引入西阳城内,“放开防守,佯装不敌,请君入瓮。”
“你是说放弃西阳城的防守,让齐军攻进来?”众将惊讶道。
“不是放弃防守,而是在对战之时,假装不敌,于城内藏重兵,待齐军入城,关闭城门,将其围剿于城内。”萧怀玉解释道。
“齐军兵力,是我军两倍之多,不坚守城池,反而引其入城,就不怕到时候西阳城真的沦陷吗?”有将领提出质疑,并反对道。
“此计不妥。”众人纷纷附和,“楚国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国家的一切,都压在了西阳郡,若西阳郡被攻破,那么楚国日后收复东境,将再无指望,甚至还有可能…”
萧怀玉的冒险,遭到了帐内所有将领的反对与抵触,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萧怀玉虽屡立奇功,但是从军的时间太短,资历太浅,太过年轻。
他们认为,年轻的武将固然骁勇,能打胜仗,但面对国家的局势,必然没有他们这些老将熟悉。
西阳郡之战,关乎着整个楚国的安危,此战,绝不允许有任何的差池。
而萧怀玉的做法,风险极大,引狼入室,稍有差池,便将万劫不复。
武将们并非是贪生怕死,而是无力承担战败的后果,所以他们只能稳步前行,这样的险,他们怎么敢赴。
本就是因为看在曹寅的面子上,才听从这位年轻将军分析局势,做出应对的。
而今在听到如此大胆的想法后,不免对其产生了质疑,“十万楚军守城足矣,至于放齐军入城,无疑是死路一条。”
“末将不明白萧将军的用意。”有老将盛气凌人的看着萧怀玉,他们征战多年,可所获的成就,还不如眼前这个弱冠少年,“战败的罪责,萧将军担待得起吗。”
“战争还未开始,何以言败?”萧怀玉突然盯向武将,目光凶狠,将他吓了一跳,“正因为我提出来,你们所有人都害怕,所有人都不敢这样做,那么齐国是否也是这样想的,在他们的决策当中,也绝不会认为,我们会兵行险招放他们入城,所以我才会说出奇制胜。”
“便是连自己人,都觉得无法可行的,这样才能瞒过敌人,当他们不曾意识时,我们出此奇兵,他们便会惊慌,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取胜的时机。”萧怀玉又道。
萧怀玉的说话完,帐内陷入一片死寂,“你知道,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吗?”质疑声再次响起。
“你看看我们,看看我们身上的伤。”有老将走出来,扒开身上的伤。
“我们虽不如你年轻,可也绝非贪生怕死之辈,我们的亲族还在楚京,所以我们肩上但着的,是国与家,并不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能奋往直前,我们手中的利刃,每挥舞一下,都是国家生存的希望,因此我们不得不谨慎。”
“兵力悬殊之下,如果他们内外夹击,西阳城必破。”
老将们的顾虑,萧怀玉当然清楚,她虽只有弱冠之年,可是与齐国对战的经历,并不比这些老将少,可以说,萧怀玉比他们所有人都熟悉齐国以及齐国大司马侯毅。
“此计,的确是凶险万分,可这也是扭转局势,取胜的唯一方法了。”萧怀玉再次解释道,“我从齐国回来,刚才也说了,齐国大司马侯毅非常擅长攻城之战,齐国精锐尽出,以两倍之多的兵力,破城是迟早的事。”
“你才从军多少年,打过多少仗,又是如何获悉齐国大司马的。”有将领继续质疑道。
萧怀玉便将目光看向曹寅,“太尉久经沙场,必然知道侯毅。”
曹寅一直听着萧怀玉的分析,亲卫扶着他颤颤巍巍的来到沙盘前,“齐国大司马侯毅,的确如萧将军所言,是一名虎将,极善攻战。”
“太尉,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能拿西阳郡去赌,这是楚国最后的屏障了。”将领们看着曹寅力劝道。
曹寅没有说话,只是看向萧怀玉,“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他们的顾虑也对,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