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这话没有被萧凌听到,他们也只敢在私底下小声蛐蛐,不然这些文臣肯定要完蛋。武将们听着可就不乐意了,皇后娘娘可是大夏的英雄,一下子不知道真救了多少大夏将士和边疆百姓的性命,就让你们在这里说风凉话污蔑?武将们忍不住了,看着成群的文人在那里阴阳怪气,上去就抓住一个:“你们在干嘛?说皇后娘娘坏话?”文臣心里怕怕的,但文人风骨不能没有啊,这会儿怂了可不就是软骨头了吗?“怎么了,皇后娘娘有损女子德行,难道我们该说不得了?”“皇后娘娘怎么有损女子德行了?你具体说说?皇后娘娘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还是红杏出墙?怎么就德行有损了?你所谓的德行有损就是娘娘救边疆万千百姓于水火?拯救几千几万将士的性命?让大夏的败局就此打住,反败为胜?如果这就是你所说的德行有损,那我问你什么叫做德行好?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对付出努力甚至是生命的人指指点点就是德行好?我看某人就是空长着一张嘴,站着说话不腰疼。”向来笨嘴拙舌的武将一连串说了这么多话心里十分爽快,为皇后娘娘正名是他们的荣耀。“你……你……你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坏了老祖宗千百年留下来的规矩,是你担待得起的吗?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女子就该在家里相夫教子,都像你这么说国家乱了套了。”文臣气的脸都红了。“什么国法?什么家规?哪个国法家规指出女子不能救将士们于危难,救百姓于水火。我看你就是舒服日子过多了找事。”“劝你们嘴上积德,在让我听到这样的话,别怪老子不客气。”“瞪什么瞪,就算是高到皇上面前我也有理,要不我们现在就进去找皇上评评理,把你这话说给皇上听听?”武将本来嗓门就大,这么一说,好几个人武将都围了过来,说的这几个文臣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文臣们红着脸不敢吱声,不是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理,是皇上实在是太偏心,这要进去把话往皇上跟前一摆,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第一次吵赢文臣,武将们感觉十分舒心,该让这些文臣们吃吃瘪了,整天奏这个奏那个的,就是闲的没事干,盯着人家的一亩三分田,抓着一点小错误就一顿乱说。不过这次主要是他们有理啊,多好的皇后娘娘啊,被他们批判成这样,以后还有谁愿意做实事啊。大殿前的这些话很快传到了民间。这波民间百姓也纷纷站武将们。谁家还没个丈夫儿子什么的,要想自己的丈夫儿子有可能会战死沙场,心绞痛!皇后娘娘大义!民间迅速扬起了一波女子学习的潮流,谁家有点小钱都想把女儿塞进学堂里,不光是认点字好嫁人,更是要明理知事,顺便再学点武艺傍身就更好了,这样出门在外不容易被欺负。要是能培养出一个皇后娘娘这样的女中豪杰,那真是想都不敢想。萧凌听闻后直接将那几个说闲话的文臣砭到了边疆去当小兵。你不是说觉得朕的皇后德行有亏吗?那就让你去边疆感受一下。美名其曰完成每个男人征战沙场的梦想。那几个说闲话的文臣颤颤巍巍的从宫里传旨的小太监手里接过圣旨。“大人您还是快些吧,皇上派的马车马上就要来了,您只有一刻钟的时间收拾了,赶紧带些要紧的东西。皇上说了,大人此举是去磨炼,多的东西就不用带了,带点衣服什么的就行,其他的那边都有,去了一应按照三等兵的要求来。”小太监说完识趣的去门口等着,等着大人收拾完了话别妻子孩子。三等兵是最低等的兵,睡二十来个人的大通铺,吃大锅饭,衣服也是粗衣麻布,穿的咯吱窝都磨的那种。文臣听到身形晃了晃。还好有后面的妻妾及时扶住。“老爷,您可是我们的主心骨啊,你有事了我们怎么办啊。”文臣抬头看着自己屋里清一水的柔弱女人,心里后悔极了。管好自己的内院不就好了,干嘛没事要去说皇后娘娘的不好。明知道皇上偏心,失策啊,失策。文臣带着妻妾们给收拾好的包裹,带着上路了。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看自己的妻妾,舍不得他们啊。妻妾在后面排排站好,好不容易等到老爷走了,就等着闹翻天了,看见老爷又回头,只能调整回平常柔弱的样子。哎,这糟老头子,怎么还不走,快走了眼前清净。文臣在门口驻足了许久,小太监在旁边说道:“大人,时候到了,该出发了。”这一走不知道何时回来,文臣泪眼汪汪的走了,到了城门口看见自己的几个老伙计,心里还算有点安慰。没想到老都老了,还能做一回患难兄弟。等文臣一走,整个院子一片欢腾。“姐姐,你原来没有心疾啊!”看着一旁跳的最厉害的季姨娘,柳姨娘惊讶道。“对啊,要不是老爷:()生子系统在手,皇后娘娘一胎八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