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到入口,风辛金原以为并不会太困难。纵使经纬度仅能确定一个大致范围,但珠玉给的位置已经精确到了秒,想来区域也不会太大。
再说大多数的溶洞虽都形成于地下,但在岩层较薄或者构造运动较为活跃的地方,也是有可能和地表相连,形成明显的洞口的。
风辛金提着分给自己的小锤,充满希望地在这一百来米范围内的山脚沿线爬上爬下、敲敲打打。大半个钟头过去,依旧毫无所获。
姜玠还靠在摩托旁,他的手里捏着当初珠玉给他的字条。那纸裁成二指宽,一面写了方才提到过的经纬和海拔,另一面简短地列了三行字。
字体娟秀,笔致纤巧,是簪花小楷。
“其一,勿躁,待至日中,随心而动。”
他将这看了不知多少遍的纸张沿着折痕叠了回去,小心放在了外套内侧的口袋里。
风辛金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他喘着粗气,从块一人高的岩石上艰难爬了下来,看着站在原地抱手站立的姜玠,一脸料定了自己会一无所获样的悠闲模样。
他还没忘了不好大声说话,待走近时才发问道:“怎么回事,你不找吗?不是说找不到就不能回去吗?都不着急的?”
姜玠低头看着手机的时间显示到了十二点整,才好整以暇地重新整理了下身上的装备,将无线电对讲机别在了风辛金的裤腰上,“到时间了,现在吧。”
风辛金并不知道纸条上的其他内容,因此完全一头雾水,但秉着领导指哪打哪的原则,还是老实跟在了后面,边走边问:“带这玩意干什么啊,咱俩不是一直呆在一起吗?”
姜玠随意选了个方向。既然让他“随心”,那就瞎走好了。此时听到风辛金发问,便简单解释道:“以防万一。”
正午的阳光更刺眼了一些,映在雪上明晃晃的,看久了眼睛都有些痛。姜玠伸手将岩石上的积雪拂开,在石层上轻压试探。
好像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风辛金跟在后面,还是忍不住又问:“我说……姜哥,你知道珠玉是怎么算的吗?”
指尖的温度将雪暖化,留下微凉的触感,姜玠将上面附着的水珠甩开了去,摇头道:“没有,她当时只是给了我结果。”
风辛金一脸遗憾,感慨道:“我也从来没见过,只不过珠玉的理论知识实在是丰厚的可怕,当时教我的时候,就算没实操,单凭口述跟着学也能会一点。”
当初珠玉还说,但凡他把她教的都学会,并能摸索出其中奥义,她就会教他更厉害的。
不过现在看来,就冲他这抬手一算便是凶的水平,大概率是遥遥无期了。
姜玠突然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俯身侧耳细听。
石层之下,有隐约呼啸声传来。
风辛金也有样学样地凑上前去,除了灌了一耳朵的雪,什么动静也没听着。
姜玠分辨了半晌,确认道:“就在这附近,那个溶洞应该空间不小,且通风,不用担心氧气问题了。”
风辛金道:“这一块我刚才搜寻过了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洞口。”
姜玠“嗯”了一声,他原本也没抱着原本就存在的洞口依旧好端端的留在那里被人发现的希望,那群人在撤离的时候,本身就会掩饰。
再说,如果没记错的话,四年前这里还曾发生过大地震。山体掉落碎石加以掩埋,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指着裸露的岩石道:“试一下,哪里有气流。”
如果能听到风声,溶洞里面必然有空气交换;如果有通道能进入,必然会留有空隙。而缝隙处出风,自然会把积雪清理干净。
姜玠的手上还沾着雪化后残留的水渍,他体温偏高,也不觉得冷,就在但凡看着像的地方挨个试探。
终于,发现了一处并不显眼的、碎石堆积起来的凹坑。
那里有很细微的气流从石头的间隙溢出,吹在沾了水的皮肤上,格外的凉。
他们把那些不知是人为还是自然堆积起来的石块清理掉后,眼前出现了一个约半米直径的孔洞,有带着湿气和微微腐烂气息的风扑面而来。
风辛金在清早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身上还揣着陈大勺的烟和火机,当时不知道在想什么,还是一起带上了。此时发觉了那烟的新用处,点燃了一根让姜玠送下去,火光在风中忽明忽暗,但仍然稳定地燃烧着。
氧气是充足的。
那就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