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宫——
本被皇帝囚禁于蜀中的李康,因为妻子永宁公主为之求情的缘故,而被释放回京,齐楚正在交战,齐强楚弱,皇帝此时自然不敢得罪这位燕国公主。
然而楚皇刚将李康放回楚京,便心生后悔,因为齐帝在得知西阳郡的战果后,忽然驾崩,此时的齐国必然会起内乱。
这场战争的局势,于楚国逐渐好转,李康回到楚京,作为监国,若得收复之功,恐怕他这个皇帝便要被其取代,一但发生政变,群臣极有可能拥立李康为帝,而非自己这个皇帝。
故而李康从蜀中回到楚京,一直是处在皇帝的监视之下。
为筹措足够的粮草与兵马,李康将彭城王府内全部值钱之物拿出,捐作了粮饷,又向群臣丶宗室丶外戚筹集。
在彭城王的影响力之下,京畿的臣民未曾出逃的,纷纷响应,捐赠家资,终于凑得三个月的粮饷,然距离萧怀玉所提的,仍然差的远。
“四大王,左卫将军萧怀玉回京了。”一名宦官匆匆踏入殿内。
此时的李康还在为筹措粮草发愁,天子离京时,搬空了府库,如今他只能自己想办法。
“什么。”李康抬起头,随后长叹了一口气,“萧将军家中发生如此变故,回京也在常理之中。”
“萧将军家中之变的确令人唏嘘,可他现在毕竟是西阳郡的主将,三军主帅,他身上肩负的,不仅是西阳郡,更是楚京,乃至整个楚国的生死存亡。”有大臣说道,“在那个位置上,就绝不能意气用事。”
群臣们纷纷附和,“作为主帅,怎能在开战之际离开军营呢。”
这些留在楚京的,都是楚国的忠贞之士,对于粮草一事,也是倾尽家资相助。
但这些话,却引起了李康的不满,“哪个位置?”
“是她向朝廷讨要而来的,还是朝廷强推到她身上的呢?”李康质问众人,“卸去盔甲,她不过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对于至亲的离世,岂能无动于衷。”
“更何况,此前萧将军因为我而受困齐国时,楚国又是如何对待这位忠心的臣子的呢?”
李康的话,让众臣哑口无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就在殿中一角,皇帝的眼线将李康的话听得一清二楚,而李康也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所以才会有这般说辞。
他并非是要说给群臣,而是为了让皇帝安心,让皇帝知道萧怀玉入京,仅是为奔丧。
※※※※※※※※
萧怀玉并没有回头,也没有停留,她跨上青骢便赶往了廷尉。
廷尉卿刘汴没有随天子入蜀,得知萧怀玉从前线回来,虽然震惊,但并未阻止她入内。
“火势太大,尸身已完全不得辨认,但仵作已经勘验,其年岁与身量,应是相符的。”刘汴亲自向萧怀玉解释,“胃囊之中,有剧毒之物,证明是中毒身亡,这与你父亲身上的毒一致,起火的原因,我们还在调查。”
萧怀玉看着停尸房内的三具尸体整个人都呆滞无神,除了父亲只有一些烧伤可以辨认外,其他两具尸首便如刘汴所说,只剩烧焦的骨头,而萧宝山的尸首更是化作了一团木炭,寻常人见此场景,早是恶心的跑开了。
随后刘汴又将从年轻女尸身上清理出来的一些未被焚毁的饰品拿出,“这是从你妹妹身上找到的。”
当萧怀玉看到自己赠予妹妹的贴身玉佩时,整个人都瘫软得无法站立,她张开嘴,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
几乎崩溃的内心,差点让她晕厥,这比饮下毒酒的死前还要难受,痛不欲生,她向后退了几步,身体不受控的往下倒。
然却被人从身后抱住,这才没有倒下,“阿玉。”
平阳公主一路跟随萧怀玉来到廷尉,刘汴看了她一眼,便带着左右离开了。
萧怀玉整个人都在颤抖,对于平阳公主的接触也没有再抗拒,平阳公主便将她扶到一边的椅子上。
她不敢松手,紧紧握着萧怀玉颤抖不止的手,“你有没有想过,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认,即便你们关系再亲近,可这种根本无法通过人眼辨别的东西,或许另有阴谋。”
“火是销毁证据,做出伪装的最好方法。”平阳公主又道,“所以我才会与你说,这件事我一定会调查清楚。”
萧怀玉没有说话,她似乎还在不可接受的悲痛之中,迟迟无法醒来。
由于全身湿透,加上之前因为作战留下了伤,平阳公主担心她的身体,“眼下,你先随我回去处理伤口,换下湿衣,之后我不会再逼你做任何选择,你想怎样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