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馈思维与超前思维以不同的“尺子”思考问题,各自具有独立性。但在实际
思维过程中,二者必须结合起来。
后馈思维和超前思维是在“现实”中实现统一的。“现实”本身是客观的存在,
是各种各样具体事物的综合,是由正在进行运动的主体和客体所构成的。但是,“现
实”本身是从“过去”演化而来,因而“历史”沉淀于“现实”之中;“现实”本身又要向
“将来”发展而去,因而“将来”又是“现实”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延续,这就是说,
“未来”是将来的“现实”,它不是脱离“现实”的,是从“现实”中分化、发展出来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和“未来”都制约着、限制着“现实”,使“现实”既不能脱离
“历史”,也不能脱离“未来”。
从“历史”和“未来”统一于“现实”的角度观察问题,把后馈思维和超前思维任
何一方绝对化都是片面的。把后馈思维绝对化,就会使思维僵化,使社会和实践处
于一种停滞状态,停留于过去,不思进取;把超前思维绝对化,就会脱离现实,脱离
历史,变成一种幻想主义和理想主义,如同没有根的大树是虚假的或悬浮于空中
一样。所以,只有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既有历史又有将来,现实才会比较全面
地发展,领导活动才能获得成功。
在改革和现代化成为当今各国的主要任务时,超前思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没有超前思维,就无法规划社会的未来;只有对社会有了正确的预测,才能更
好地进行现在的实践。但是,超前不是无限度的超前,它归根到底要立足于现实的
基础上。因为现实既是从历史发展而来的,其本身又包含着未来的历史。所以,超
前思维也要吸收后馈思维的特点,不能割断历史、现在和将来三者的联系,不能割
断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做到了这些,我们就能更好地发挥超前思维的作用,发挥思
维的能动性,加快改革和现代化的步伐。
此外,在强调超前思维和后馈思维的统一时,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问题。
①尊重历史、承认历史。历史虽然是过去的现在,但任何一段历史都是人类历
史长河中的组成部分,都有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其良好的、合理的
地方,而这些也正是后馈思维之所以必要的原因,也是超前思维的出发点。只有理
解了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所以,历史虚无主义是应予以排除的。
②实事求是。无论是反观历史、分析现实还是展望未来,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的原则和态度。任何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歪曲和虚幻,都会影响超前思维和后馈
思维功能的正常发挥。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多样的,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它还会展开更加多样的形
式,显示出它本身的丰富性、生动性。本章介绍的各种不同样式的思维,大体上可
以归结为开放性思维和封闭性思维。封闭性思维仅限于自身内部考虑内部,而不
与外界发生比较,不和外界进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相反,开放性思维不断把自身
推向外界,和外界、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换,对思维进行调节、校正。所以,如果我
们把思维局限于纵向、静态、后馈的思维中,就会产生思维的排他性而把自身封闭
起来,变得僵化。要形成开放性思维,一方面要更多地把思维转向于横向、动态、超
前样式,另一方面要恰当地运用纵向、静态、后馈思维。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有健全
的、开放的思维方式,才能既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又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