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严知道赵诚不买他的面子,得了太医的解释,放下高皇后赏赐的药材,就回宫复命去了。
等人都走了,屋子里终于静了。
邹氏问:“宫中这是什么意思?”
赵诚也不嫌疼,就坐在罗汉床上,目光穿过南窗,望着院子里渐渐的绿荫,无所谓说:“给一耳光,再赏一颗枣。无非如此。”
邹氏皱眉看着他,轻声说:“你若是这么想,那这条路你无论如何都走不下去的。”
这是赵诚迄今为止听的最中肯的一句话。
他点头:“大伯母说的是。”
邹氏坐在他对面,顺着他的目光看着窗外的发芽的树,淡淡说:“人的一辈子长着呢,你不能背着怨恨,我知道你肯定为了什么,必定是你觉得值得东西。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人命,几百条人命。”。赵诚突兀的解释说。
邹氏转头看他,见他看着窗外发呆,他并不觉得自己救了几百条人命可贵,只是觉得值得。
“你和你爹爹很像,比所有人都勇敢。”
赵诚苦笑:“有什么用?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闭上眼,就看到连颂的脸。
邹氏看着他笑了下,继续转头看着窗外轻声说:“可至少活着,而且未来不可知。我父亲当年获罪的时候,我被夫家退亲,我和家人都被关起来,等着发卖。我想着,我若是被卖,定然去死也不要受辱。后来幸好父亲平反,官复原职。这不,我有了新的亲事,我父亲步步高升。你看,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赵诚听完,好半天,才八卦了一句:“端王府高攀了你。”
邹氏轻声笑起来,仿佛是认可了他的话。
此刻他和邹氏很放松,太阳穿过南窗照进来,两人坐在罗汉床上闲聊。
仿佛有种陈年老友的感觉。
第102章端王府
邹氏轻描淡写说:“想得太深太远,谁也活不好。”
赵诚笑笑没说话。
她笑着问:“现在能说说,杜从宜到底为什么南下去了吗?”
“她啊?年少意气,仗着技艺出众,仿了一副假画,被搅进了太子案。我不放心她,她是个小孩子性格,没见识过这些。”
邹氏问;“官家知道了?”
“大约是知道了。”
邹氏点点头:“没事就好,大家都平安就好。”
她很讨厌动荡和混乱。
赵诚开玩笑:“伯母放心,不会出事的,我不会把祸事带进府里来的。您放心。”
邹氏站起身,最后轻声说;“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之操。你祖母说是因为你长大了,才稳重了,但我知道你和他们几个不一样,你比他们更明白,在官家身边这条路不好走,谁也帮不了你,你自己珍重。”
赵诚微微笑起来:“谢大伯母提醒。”
邹氏说完就走了,邹氏走后,他才精神好些了。
开始提笔给杜从宜回信了。
杜从宜以为赵诚会给她很快回信,但所有北上的信和礼物,都杳无音讯,好像投石入水,没有惊起一点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