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郡主心想,老王妃有那么一位深得帝心的哥哥,端王自然不是她的对手……
等进了院子里,女婢们有序穿行,邬嬷嬷站在廊檐下微微笑着说:「老奴恭迎安平郡主。」
邹氏并不在,只有刘氏在门口笑着说:「您来了。」
安平郡主收起笑意,拉着女儿的手,和刘氏说:「我是为我这个不省心的女儿,来给妹妹陪个不是的。」
刘氏满口是笑:「瞧您说的什么话,这么花儿一样的千金送给我,我捧着都来不及呢。」
刘氏又不傻,只是不好得罪她,又不是真不敢和她开玩笑。
刘氏迎了她和刘婉月进门,老夫人就坐在罗汉床上,回头就和刘氏说;「你院子里离不得人,快回去照看吧。」
刘氏看了眼安平郡主,笑着说:「嫂嫂恕罪,三哥儿媳妇刚生,身边离不得人。我过去瞧瞧。」
安平郡主笑说:「我听说了,这不也是来沾沾喜气。」
说完身边的嬷嬷立刻奉上厚礼。
老夫人笑着说:「我上了年纪,不爱出门了。就喜欢家里热闹。你们就该多来走动走动。」
安平郡主喜好奢华,坐在老夫人屋子里,到底耐不住老夫人的定力,笑着说:「我们夫妻就得了这个一个女儿,自小到大,养的太过骄纵……」
没想到老夫人笑着摆摆手,无所谓说:「都是父母养大的娇娇女,只要孩子们好好的,算不得什么。」
老夫人根本不在意这个,她连儿子儿媳们都不管,更别提孙子辈的孩子们了。
安平郡主在她面前摆这个谱,没有用。
安平郡主收起笑意,不咸不淡说;「是这个道。」
她话锋一转又说:「但话说回来,做父母的,做长辈的,哪有不为孩子考虑的道。前些日高娘娘每每提及先太子,泪涕涟涟。官家安慰她,要放宽心。社稷为重。将来,若是真选了合适的人,也要高娘娘跟着扶持指点不是。话说回来,咱们这样的人家,教出来的女儿,必然是有保证的,可小门小户出来的,就不一定了。凡事,总归是要多考虑,是不是?」
老夫人冷眼看着,这是冲若甫来的吧。
「我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已经操心不动了。各自前程看各自,父母若是真的算计到那个地步,儿孙才能成才,又何必费这般力气呢?」
安平郡主笑笑,也不接话了。
襄阳侯夫人在宫中见过赵诚,赵诚品貌都是一流的。当初不显眼,是因为他前程不明,自然光靠一张好看的脸,谁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可他一跃成了官家眼里的人了,自然品貌成了一流,哪里都瞧着满意了。
人就是这样,不知足。
高娘娘笃定,官家选中了赵诚。所以襄阳侯夫人刚熄灭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了,想争一争这个有潜力做储君的女婿。
至于杜氏,她们根本没放在眼里。
刘婉月看了眼老夫人,她心里不愿意回端王府,也是和母亲赌气,当初她说了看上了赵诚,偏偏谁也不同意,如今赵诚前程似锦了,她成什么了?
她成了笑话,赵辉和她吵架,什么难听说什么。
你瞧着谁看不见你的眼睛粘五哥身上了?你当初嫌贫爱富,这会儿后悔了?
你自己不知羞耻,我还嫌丢人呢……
赵辉什么都知道,她有什么可和好的?
偏偏母亲就是觉得赵辉听话乖巧,就是觉得他懂事,他哪里都好。
邹氏这时候进来,见了安平郡主就打了声招呼,邹氏这几天因为日日去看赵诚。赵诚和她说话,总有些没大没小,两人也默契,无旁人知道。
老夫人:「若甫今天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