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修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全凭贺娘子操持家务,靠一手精妙的绣活维持着全家生计。
这么多年,贺娘子的绣活愈发精湛,三个月前她攒够了钱,置办了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宅子,刚刚请木匠打完柜子和床榻,为了省钱又亲自动手刷了清漆,还没来得及欢欢喜喜地搬过去,母子便离心了。
儿子搬去了新宅子,不愿意见她一个失了贞洁的母亲,于是贺娘子便依旧住在破旧的宅子里,整日以泪洗面,苟且偷生。
贺娘子也觉得自己该死,却也有那么一点不甘。
过了这么些年的苦日子,她从十四岁熬到了二十七岁,从小姑娘熬成了老姑娘,将这四面漏风的土屋修修补补,她补好了窗子,织好了铺在炕上的破草席,又跟隔壁的王婶学会了制作土砖,三伏天顶着毒太阳亲自给顾修烨垒了一间小书房。
顾修烨屡试不第,她也毫无怨言,依旧晨起为他洗手做羹汤,晚上做绣活给他买笔墨。
如今新宅子也买了,儿子也拉扯大了,顾修烨也中了状元,,眼看好日子就要来了,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呢。
她实在不甘心去死啊。
终于有一天,顾修烨回来了。
他长身玉立,身姿挺拔,俊秀的眉眼带着高中后的风发意气,再不是那个十四岁的病弱少年了。
贺娘子总记得他十四岁的时候,顾修烨穿着灰扑扑的全是补丁的衣裳,蜷缩在土炕的破草席上,衣袖里露出手腕的枯瘦无肉,只剩一层薄薄的皮。
那双发黄的眼白里有一对漆黑的眼珠,脸颊深深的凹陷下去,看着很可怜,她嫁进来后经常坐在炕沿上,一口一口的给他喂饭。
贺娘子正坐在桌边绣着鸳鸯手帕,桌子旁边已经堆了厚厚的一沓绣品,往常都是很快卖出去的,可是如今她失了贞洁,好似这些绣工精湛的帕子也脏污了似的,人人都嫌弃的很。
旧宅子里只有她一个人,公公婆婆都陪着儿子搬去了新宅子,白天和夜里都变得死寂,她在枕头底下放了一把锋利的剪刀,如果还有谁夜半潜入进来想欺辱她,她就要了他的命。
她用剪刀剪断了丝线,就在这一片死寂中,伴着吱嘎一声,顾修烨推门走进来。
烛火照亮了他的脸,贺娘子这才发觉自己有多么想他。
她呆呆坐着,过了一会儿后又手忙脚乱站起来,怯生生地站在桌旁唤他:“夫君。”
她的夫君穿着一身锦袍,锦衣回乡后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却是:“淑娴,我们合离吧。”
贺娘子与他合离了。
家里的银钱还有那处新宅子都归了她。
乡里人人夸他有情有义,贺娘子也没有怨他,顾修烨高中状元以后是要做大官的,不能有一个失了清白的夫人,儿子以后也要走仕途,也不能有一个这样的母亲。
天意弄人,这也是最好的结局了。
和离后的一个月,多年不走动的父母兄弟突然找上门来,说是兄长要娶妻,让贺娘子把那处新宅子让出来。
贺娘子自然是不肯的,于是方才还和颜悦色的父母兄弟突然变得凶神恶煞起来。
过了几日,贺娘子的父母兄弟突然召集乡里的村民,说不想要这么一个失贞的女儿,要把她浸猪笼以正家风。
兄长和弟弟亲自绑了她,于是贺娘子被吊在猪笼里,放到江里淹浸。
猪笼装着石头,被沉在江里,河水从四面八方灌进来,河水没过了贺娘子的脖子,只剩下一个脑袋露在外面。
岸上挤满了人,个个拍手叫好,贺娘子的目光一一扫过这些人,在人群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是她的儿子,顾远舟。
她养了十二年的儿子冷漠着一张脸,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轻松和解脱。
河水没过了贺娘子的下巴,灌进了她的鼻腔,她的头一点一点沉下去,完全被河水淹没了。
“我没有死,被人救了。”
救了贺娘子的也不是什么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