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暗流涌动。自从太子被废,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大人。"方师爷急匆匆地赶来,"不好了!"宋墨寒放下手中的书:"怎么了?""定王和齐王"方师爷压低声音,"都在拉拢朝臣!"宋墨寒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太子倒台后,这两位皇子自然要争夺储位。"不止。"方师爷又道,"他们还派人来打探您的态度。""我的态度?"宋墨寒冷笑,"我一个伤患,有什么态度可言?"正说着,林棠梨端着药进来:"该换药了。"待方师爷退下,她一边给宋墨寒换药一边说:"朝中形势不太平。""嗯。"宋墨寒说,"定王和齐王都想争太子之位。""那你""我自有打算。"宋墨寒说,"对了,太后那边怎么样?""太后的身子大好了。"林棠梨说,"不过"她迟疑道,"今天我在宫里,听到一些传言。""什么传言?""说是定王和齐王都在争取太后的支持。"林棠梨说,"但太后好像都没表态。"宋墨寒若有所思:"太后这是要两不相帮。"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片刻后,王庭匆匆赶来。"宋大人!"他急切道,"出事了!""又怎么了?""定王和齐王的人在街上打起来了!"王庭说,"现在整个长安城都乱了!"宋墨寒脸色一变:"去看看。""你的伤"林棠梨担忧道。"没事。"宋墨寒说,"总要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一行人赶到街上,只见到处都是打斗的场面。定王和齐王的人马各占据一方,闹得不可开交。"都住手!"王庭喝道,"大理寺办案!"但没人理会他。双方打得越来越激烈,眼看就要闹出人命。就在这时,一队御林军疾驰而来。"住手!"为首的统领大喝,"谁敢再闹,就地正法!"众人这才停手。但双方还在对峙,谁也不肯退让。"怎么回事?"统领问。"回大人!"一个定王府的人说,"是齐王府的人挑衅在先""放屁!"齐王府的人怒道,"分明是你们""够了!"统领喝道,"都给我回去!这事,陛下会处理!"众人这才悻悻散去。但宋墨寒知道,这不过是个开始。果然,第二天早朝上就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定王和齐王的党羽各执一词,差点就动起手来。"混账!"皇帝震怒,"朕的大殿,岂是你们撒野的地方?!"众人这才安静下来。但暗地里的争斗却越发激烈了。"林大夫。"这天,定王府的人来到济世堂,"我家王爷请您去看诊。"林棠梨正要推辞,齐王府的人也来了:"我家王爷也请林大夫去看诊。"两方人马对视一眼,顿时剑拔弩张。"两位。"林棠梨淡淡道,"我现在要给宋大人换药,恕不奉陪。""这"两边的人都有些尴尬。"林大夫。"定王府的人说,"我家王爷说了,只要您肯去,什么条件都好说""是啊。"齐王府的人也道,"我家王爷也说""不必说了。"林棠梨打断他们,"我只是个大夫,不参与朝廷之事。"两拨人只好悻悻离去。但林棠梨知道,他们不会这么轻易放弃。果然,接下来几天,两边的人轮番来访。有许以高官厚禄的,有威胁利诱的,甚至还有搬出皇室威严的。"他们这是"林棠梨问宋墨寒,"想拉拢我们?""不止。"宋墨寒说,"他们是想通过我们,影响太后的态度。"林棠梨恍然:难怪两边都这么积极。因为她每天都要给太后看诊,确实有机会影响太后的决定。"那我们""静观其变。"宋墨寒说,"现在还不是表态的时候。"正说着,方师爷又来报信:定王和齐王各自派人,拜访了当朝重臣!"看来他们是按捺不住了。"宋墨寒说。果然,没过几天,朝中就传出消息:定王和齐王各自上书,请求立储!"这下热闹了。"方师爷说,"两边都在拉拢朝臣"话未说完,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片刻后,王庭急匆匆地跑来。"宋大人!"他说,"出大事了!""又怎么了?""有人在定王府发现了镇北大将军府的密信!"王庭说,"好像是""是栽赃。"宋墨寒接过话,"齐王府的手笔吧?""正是!"王庭说,"现在满城风雨,都说定王勾结镇北大将军府余党"正说着,又有消息传来:齐王府也出事了!有人指认他们暗中收买朝臣!"真是好戏连台啊。"宋墨寒冷笑,"两边都等不及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这时,御林军统领带着人匆匆而来:"宋大人,陛下宣您即刻入宫!"宋墨寒和林棠梨对视一眼,都明白:关键时刻到了。大殿上,气氛凝重。皇帝看着手中的奏折,脸色阴晴不定。"宋墨寒。"他沉声道,"你怎么看?""陛下。"宋墨寒拱手,"依臣看,这些都是有人故意为之。""哦?"皇帝来了兴趣,"此话怎讲?""定王府的密信,字迹潦草,明显是临摹的。"宋墨寒说,"而齐王府那边,指认他们的人都是无名小卒,显然是有人收买。""那你的意思是""这是有人想搅浑水。"宋墨寒说,"让两位王爷自相残杀,坐收渔翁之利。""谁?"皇帝问。"镇南王。"宋墨寒说,"他一直在暗中活动。"皇帝眼中精光一闪:"你早就知道?""臣查案时就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宋墨寒说,"只是一直没有确凿证据。不过"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个,或许能证明臣的猜测。"皇帝接过信看完,脸色大变:"好个镇南王!居然敢"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片刻后,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进来。"母后?"皇帝起身,"您怎么来了?""来看看。"太后说,"这朝堂上的事,也该有个了断了。"说着,她看向宋墨寒:"你早就看出来了?""是。"宋墨寒说,"镇南王一直在暗中活动,就等着两位王爷相争。""难怪。"太后叹息,"这些日子,他一直没什么动作。原来""原来是在等着坐收渔翁之利。"皇帝接过话,"好个镇南王!""陛下。"宋墨寒说,"不如""不必说了。"皇帝挥手,"朕知道该怎么做。来人!宣定王、齐王、镇南王即刻觐见!"很快,三人就在侍卫的带领下进了大殿。看到太后也在,都有些惊讶。"参见陛下,太后娘娘。"皇帝冷冷地看着他们:"你们,可知罪?"三人面面相觑,不知所以。"镇南王。"皇帝突然说,"你暗中收买细作,挑拨两位王爷相争,意欲何为?"镇南王脸色大变:"陛下!这""还不认罪?"皇帝将那封信掷在地上,"这是什么?"镇南王看了一眼,顿时面如死灰。"至于你们两个"皇帝看向定王和齐王,"为了储位,不惜挑起纷争,成何体统!"定王和齐王连忙叩首:"儿臣知错!""好了。"太后突然开口,"既然如此,不如就依老身的意思"众人竖起耳朵,等着太后的决定。"立诚王为太子如何?"太后说。满堂皆惊!诚王是皇帝最小的儿子,一向不问朝政,谁也没想到太后会提他。"母后"皇帝迟疑。"诚王天性纯良,不争不抢。"太后说,"正适合为储。"皇帝思索片刻,点头:"母后说得对。来人!宣诚王觐见!"就这样,储位之争落下帷幕。镇南王被革去封号,定王和齐王也被降为庶人。从宫里出来,宋墨寒长舒一口气。"你早就知道会这样?"林棠梨问。"猜到了一些。"宋墨寒说,"太后一直没表态,就是在等合适的时机。"林棠梨恍然:"难怪这些天,她总是问起诚王的事。""是啊。"宋墨寒笑道,"这才是最好的结局。"回到济世堂,已是深夜。月光如水,映照在两人身上。"累了吧?"林棠梨给他倒了杯茶。"不累。"宋墨寒说,"能看到朝局稳定,我就放心了。"林棠梨点头。:()神医娇妻:摄政王的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