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什么建议?”
孟春生忙问道。
“囤积一些吃的喝的,再想办法搞点油盐酱醋,布料鞋子。”
李卫民一口气说了几十种生活物资。
孟春生愣住了,李卫民说的这些东西,供销社都有卖。
让自己储备这些玩意,难道是建议他开杂货铺?
问题是现在的杂货铺全部都是国营,个人不允许开店做买卖。
同样感到不解的还有郭文斌,忍不住说道:“姐夫,囤这么多东西卖给谁呀?”
“公社和县里的老百姓,每个月能凭票和副食本,购买你说这些东西,要是卖到咱们乡下,普通老百姓也买不起啊。”
郭文斌的不解,也正是孟春生的疑惑。
李卫民说道:“老孟,你知道什么是知青吗?”
孟春生点头说道:“知青说的是城里来的那些有文化的年轻人,听说你们村里就有十几个兵团知青。”
“我估计今年,还会有一批又一批的知青从兵团,城市,分到其他地方。”
“接下来,城里来的知青只多不少,你要是愿意相信我,最近就观察一下,看看县里是不是有安顿知青的想法。”
李卫民说道。
从今年开始,轰轰烈烈的知青下乡插队将正式拉开大幕。
最开始一两年,知青下乡人数不会太多。
但是从62年开始,每年都有几十万知青奔赴全国各地的偏远山村。
知青的待遇近乎城市居民和乡下农民。
顶着城里知青身份,干的却是繁重农活,每月吃穿用度,各类生活所需,全都要凭劳动获取。
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挑水吃,各村各户的日子本来就过得紧巴巴,一下多出了一大批外来人。
当地人抱团取暖,一致对外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