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 第385章 指责高士廉长孙无忌觐见(第1页)

第385章 指责高士廉长孙无忌觐见(第1页)

没过多久,高士廉到来。见到方源也在后,高士廉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就恢复。“陛下,你找我?”“方尚书也在啊。”高士廉向方源行礼。然后假装注意到方源也在这里。但是他不像在户部一样称呼方源为尚书大人。而是有意澹化和方源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他这样称呼也没错,毕竟他是国公,地位在方源之上。“许国公。”方源很识趣起身还礼。“高士廉,坐。”李世民让人搬来座位。“谢陛下。”高士廉颔首,坐下。“朕听方源说,你去了华夏钱庄视察?”李世民直言道。“是的。”高士廉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方源来告状了。真是快速,自己前脚才刚刚去了趟华夏钱庄,人都还没回到户部就被叫进宫。“华夏钱庄不属于朝廷任何机构约束,以后不用去视察了。”李世民面无表情,澹然道。“为何?”“华夏钱庄是最大的经济组织,却不受朝廷约束,岂不是很容易失控?”高士廉脸色变了变,不解问道。“他受朕和方源的约束。”李世民补充了一句。“陛下日理万机,方尚书也是很忙。”“我以为,华夏钱庄交给户部管理会更好。”“陛下,华夏钱庄涉及大唐的命脉,还请慎重考虑。”高士廉正色道。“朕会慎重考虑,你先回去吧。”李世民颔首,摆摆手道。“臣告退!”高士廉的脸色更加难看,起身就离开。“陛下和许国公的感情不好?”方源有点意外问道。“挺好的,只是高士廉喜欢仗着皇后过分做份,朕不希望他觉得朕对他不错。”“你也回去吧。”李世民摆摆手道。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两人的舅舅。自然,在名义上高士廉也是李世民的舅舅。但自己的亲舅舅李世民也不可能对他们太好,更不要说媳妇的舅舅了。可是高士廉却时不时因为长孙皇后的身份做事过分,老是让李世民格外照顾他,所以李世民就表面对他一般。之前他不在长安城,就是因事被贬出长安城的。“臣告退!”方源没有多言,起身离开。不过让方源意外的是,返回户部之后却没有看到高士廉。实际上,高士廉从皇宫出来之后,就没有回户部,而是去了吏部。“舅舅,你怎么来了?”长孙无忌很惊讶自己舅舅的到来。以舅舅的政治觉悟,一般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找自己的。有什么要事都是下班回家之后,关起门两人小声私聊。“今日可把我气得不轻。”“你跟我说,那个华夏钱庄是怎么回事,只有方源和皇帝能够过问?”高士廉气呼呼说道。他坐下之后就自己给自己倒茶。在吏部的这间办公室,他可能比长孙无忌还要熟悉。“华夏钱庄是方源在辽州的时候创立的,来到长安城之后才和皇帝合作。”“现在华夏钱庄主要是存钱,贷款以及纸币兑换三个业务。”长孙无忌想了想说道。纸币印刷是纸币局负责,华夏钱庄只是负责兑换出去而已。它本身是不具备印刷纸币功能的,只不过纸币的彷真技术都是华夏钱庄想出的,故而纸币局在华夏钱庄之内,但不归华夏钱庄管。“原来是这样子,怪不得除了皇帝还有方源可以管理。”高士廉算是明白了。原来华夏钱庄是方源创立的。怪不得皇帝可以管之外,方源也可以管。“华夏钱庄是最有油水的地方。”“都说方源不缺钱,他的钱随便印刷就行。”长孙无忌酸熘熘说道。自然,这话也就在高士廉这个亲舅舅面前才会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让方源掌控华夏钱庄?”“为了朝廷的发展,为了帝国的大计,华夏钱庄应该归朝廷才对。”“帝国不允许这么庞大的组织却不受帝国控制!”高士廉正色道。“这不好吧?”“华夏钱庄现在也是在皇帝的掌控中。”长孙无忌讪讪说道。如果说华夏钱庄只由方源一个人掌控,那他肯定会有意见,并且肯定还会有不少大臣有意见。但除了方源,皇帝也是负责人之一,相当于是皇帝的私有产业。比如茶叶和细盐一样,皇帝都是私有产业的,大臣们能从里面赚到什么钱就赚到什么钱。“为了帝国的稳定,这种产业怎么能只由皇帝和方源两人掌控呢?”“这是专权,对于华夏钱庄来说不是好事,我们要为了大唐和天下的百姓,钱庄应该归于朝廷管理!”高士廉沉声道。正义的样子让长孙无忌为之动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但对于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舅舅,你给我透个底。”长孙无忌小声说道。“谁掌握了华夏钱庄,谁就是财神爷,帝国第二富有权势也不为过。”“这么庞大的一个组织,怎么能给一个毫无根基的年轻人掌控?”高士廉沉吟片刻,嫌弃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沉声道。“可这种事,单单靠我们两人肯定无法实现。”长孙无忌被说得有些心动。他也是知道华夏钱庄的重要性,甚至想过夺得。但拥有火铳的方源实力太强,强行抢不来的,也就只能放弃。“谁说只有我们两人的?”“只要我们放出风声,很多人会支持我们!”高士廉冷哼一声道。他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唐,是为了天下百姓。到时候,不管是不是自己这一边的同僚,都可能会支持。肯定很多人都不喜欢方源和李世民两人独享华夏钱庄的好处的。“这个可能性很大。”“舅舅真的决定做吗?”长孙无忌想了想,深以为然点头。“你不是对方源有意见吗?”高士廉沉声道。他就是因为长孙无忌对方源有意见才去户部的。要不然,他看不上一个小小的户部侍郎。“我懂了!”“我这就进宫,造势!”长孙无忌点点头,沉声道。既然决定,那就立即开始。这事不需要从长计议,只需要大多大臣支持。很快,长孙无忌进宫面见李世民。“陛下,有空吗?”长孙无忌一副要谈很久的样子。“说说看。”李世民不是很有空。但看是长孙无忌,就姑且听听要说什么。“臣以为华夏钱庄是国家重器,不适合由个人掌管。”长孙无忌沉声道。“你来给你舅舅讨个说法?”李世民眉头皱了皱说道。高士廉前脚刚走,长孙无忌后脚就来。这难免不让李世民想到这一点上。“不是,陛下误会了。”“舅舅不知道情况,他去华夏钱庄我也是不知道的。”“但臣突然觉得,华夏钱庄由个人掌管,很容易造成专权的行为。”“现在方尚书没有异心,但陛下百年之后呢?方尚书百年之后呢?”长孙无忌沉声道。“辅机,你是不是想得太远了?”“朕和方源才三十几岁!”李世民眉头皱了皱说道。“国之大事,千年之计。”“陛下,千年重器,不得不提前考虑啊。”长孙无忌一脸沉重道。自古国之大事,都是要考虑良久的。华夏钱庄和大唐宝钞都是千年大计,理性考虑良久。“你说得对,但此事得从长计议才行。”“且现在朝廷的事情太多了,忙完这段时间再说吧。”李世民想了想说道。这是敷衍长孙无忌的话,但也是有想法以后再考虑。华夏钱庄是国之重器,掌握在方源的手中他不放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才放心。“这臣告退!”长孙无忌犹豫片刻,行礼后退。他看得出,李世民是敷衍他的,不打算追究。这是情理当中的,他并没有感觉特别的意外。毕竟华夏钱庄是方源创立的,夺去的话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方源没有犯错。但李世民不好意思,不代表他不好意思,他这次觐见只是开始。很快,长孙无忌就离开。同样,他没有返回吏部,而是去了中书省找房玄龄。“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长孙尚书,何事让你亲自过来啊?”房玄龄看到长孙无忌亲自过来感到惊讶。但惊讶归惊讶,他大门敞开,欢迎长孙无忌的到来。“确实是有事。”“房相,你对华夏钱庄怎么看?”长孙无忌颔首,在房玄龄对面坐下。“新鲜的事物,朝廷的重器,对未来的发展必将很深远。”房玄龄想了想说道。钱庄是才出现一两年时间,以前都没有的。这种新鲜事物应该能够影响很深远,是利国利民的重器。“既然是重器,为何掌握在方源和皇帝的手中?”“皇帝几乎不管,就相当于方源一个人控制了华夏钱庄。”长孙无忌沉声道。“此言何意?”房玄龄眉头微皱,不太确定长孙无忌的意思。“既然是重器,就不应该由一个人掌管,而是由朝廷掌管才对。”长孙无忌沉声道。房玄龄明白了,但是他没有说话。他想过华夏钱庄这么重要的东西应该该朝廷掌管的。但那是方源搞鼓出来的,方源现在也已经是户部尚书,没必要闹得那么难看。所以最终就什么都没说,一直到现在长孙无忌提起,又让他再次考虑着这个问题。,!“我觉得,以房相心怀天下的胸怀来看,必定也是觉得华夏钱庄应该归朝廷掌控的。”“也许我们应该联合其他大臣,一同说服方尚书,让朝廷给一些补助给方尚书,让他将华夏钱庄交由朝廷掌管。”长孙无忌见房玄龄沉思,猜测到了几分。因为他知道,房玄龄和杜如晦一样,都心系天下,很少有私心。这样的人面对这样的事,更多的是考虑朝廷,考虑大局。“我虽然有想法,但是觉得这很不妥。”“就像是强抢了方源的东西,难以说服良心。”房玄龄叹息一声,摇摇头道。华夏钱庄国之重器,什么补助都有点假。“此言差矣,我们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国家,怎么能说抢?”“方尚书可能不会很乐意,但他是识大体的人,肯定会愿意的。”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方源同不同意问题不大,同意的大臣多就行了。面对群臣的意思,方源的意见就不重要了,朝廷直接派人去管理华夏钱庄即可。“我要想想,你先回去吧。”房玄龄没有给出答复,摇摇头道。“好的,我去找其他大臣聊聊。”长孙无忌没有追问,也没有逼迫。他就知道,房玄龄不会这么快答应的。但是没关系,如果更多的人答应了,房玄龄也会答应的。从大局上考虑,华夏钱庄归朝廷管理,更加稳定于归方源和皇帝管理。房玄龄送长孙无忌出门口,看着长孙无忌离开的背影,心中叹息。他感觉长孙无忌是故意刁难方源,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华夏钱庄确实归朝廷管才好。很快,长孙无忌就去找了另外一位大臣,一位又一位,跟他们说华夏钱庄应该归朝廷管理。长孙无忌这么明目张胆联系一众大臣很快就让方源知晓。“真是不让人安心!”“舅甥两人都盯着华夏钱庄。”方源眼神一冷,喃喃道。华夏钱庄的重要性只有方源知道。如果不是华夏钱庄,研究院的火铳根本就造不起。还有其他研究的支出,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华夏钱庄来的。现在先是高士廉,然后是长孙无忌,这对舅甥可真是不让人省心。“方青平,让人给华夏钱庄的绿夏带消息过去,让他查查长安城中有哪些官员和官员的家属贷款的,把资料给本官。”方源叫来方青平,吩咐她去办事。“是。”方青平立即应是,带着方源的命令离开。很快,绿夏就带着资料来户部找方源。至于长孙无忌,还在联络这各大臣,甚至是皇亲国戚。针对华夏钱庄的问题很快就波及整个朝廷。很多大臣被联系,一些大臣支持长孙无忌,一些大臣没有表态。:()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