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这一点的危害,是隐性的,很多人暂时都没有考虑到。为了急着出成绩,不管是谁,只要肯投资,就让他去采矿。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禁止私人资金进入矿企,完全杜绝小煤窑和小矿窑,从根本上禁绝国有资产流失。”
刘伟鸿直截了当地说道。
上辈子,小煤窑造成的危害,给刘伟鸿的印象太深刻了。不仅仅是安全毫无保障,时不时发生矿难事故,还在于小煤窑恶性竞争,给整个煤炭行业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至于煤老板炫富,倒不在刘伟鸿的考虑当中。毕竟他不是普通群众可比的。
“小刘同志,国外也有很多民营资金参与矿产开发的例子。”
洪老总不动声色地说道。
刘伟鸿腰身一挺,正色说道:“洪副总理,请恕我直言。国外的税务制度,比我们完善多了。民营资金搞矿山开发的准入门槛,也比我们高得多。绝不是办个采矿证就能进场的。他们搞市场经济搞了很多年,基本上有一套完整的制度,监督也非常到位。我们的市场经济,都还谈不上起步,只是在筹划阶段。一步到位,难度太大。到时候矿产资源流失了,国家和群众都没有得到任何实惠,仅仅肥了一小撮人,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现在搞小煤窑遍地开花,以后又花费无数的心血和精力来关停转并,没有必要那么折腾。”
老爷子嘴角掠过一丝笑意。
刘伟鸿这话,几乎直接说到了老爷子的心坎里。老爷子革命一生,最喜欢做的就是未雨绸缪,眼光从来都很远大。这也是他风雨数十年,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始终屹立不倒的最大“诀窍”。
刘伟鸿年纪轻轻,竟然也展露出了这样的“天赋”,老爷子倍感欣慰。
洪老总伸手抚摸着茶几上的白瓷杯,双眉微蹙,沉吟不语,似乎是在仔细思考刘伟鸿的话语。
老刘家这个年轻晚辈,着实不简单。
第441章无耻的“盗版”
“小刘同志,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洪老总沉吟稍顷,忽然问起了刘伟鸿的“出身”。
刘伟鸿忙即答道:“楚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啊,就是畜牧学。四年制本科。”
“楚南农业大学?”
洪老总颇为讶异地反问了一句。
也难怪洪老总“惊奇”,他对世家豪门的“路子”可是很了解。几乎就没有一个世家子,不是就读于名校的。就洪老总自己,也是名校毕业。去楚南读大学,而且读的是“农业大学”,简直闻所未闻。刘伟鸿不要说绝后,起码也是空前了。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是啊,实话说,我也不是对农业特别感兴趣。不过读书那会,努力不够,只考了这么个分数,那就只能上农大了。不过话说回来,学农的,在基层工作,也算是专业对口了。夹山地势高,山多地少,单纯靠种植水稻和其他农作物,脱贫致富有难度。所以我们在夹山推广棉花种植和生猪肉牛养殖,还搞了一个奶制品厂,对群众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刘老爷子嘴角又掠过一丝微笑。
这个小家伙,也知道“藏拙”了。当年这小子可是跟家里斗气,故意填了楚南农大的志愿。自然这样的话,是不大好对洪直正同志直言的。既然如今上了正道,一些该掩饰的东西,还得掩饰一下。这也是国情使然。
“嗯,棉花种植,生猪养殖和奶制品厂,对于山区来说,确实都是好门路。呵呵,小刘同志,看来你这个区委书记,还是很合格的。将门虎子啊!”
洪老总笑着夸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