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搁在平时,朱建国断然不会这样跟黄克俭说话。黄克俭虽是他的下属,毕竟年纪大了,将近六十岁,怎么也要给三分面子。黄克俭平时要是听县委书记这样疾言厉色的“训斥”,只怕也心中不服。但眼下出了这么大纰漏,累得朱建国大老远从县里赶过来,黄克俭心中惭愧,自也不敢犟嘴。
“是,朱书记!请你放心,肯定不会再打起来了。”
黄克俭忙即挺胸答道。
朱建国停住脚步,双目炯炯地望着黄克俭,似乎在考虑黄克俭的保证是不是可信。
被朱建国这种明显带着怀疑之色的眼光盯着看,黄克俭更是惴惴不安,又再将身子挺直了些,像是下决心似地说道:“朱书记,请你放心,我保证不会再出事!”
终于,朱建国缓缓点了点头,沉声说道:“好,我信得过你。老黄,你是党员干部,还是领导干部,关键时刻,绝对不能含糊。”
这么说,其实还是有些不大放心。
黄克俭忙即说道:“是的是的,朱书记,我检讨检讨……”
朱建国摆了摆手,说道:“检讨不必了,你去工作吧。”
“是!”
黄克俭转身点了几个干部的名字,要他们随自己一起去做工作。料必这几个干部,不是黄克俭十分信任的心腹,就是本地负责的干部,用得上。
一行人抬着伤员,从花山岭上走了下来。
蒋大正许是心中有愧,一直紧紧跟随在朱建国身边,低声说道:“朱书记,有一个伤员,恐怕快不行了。是不是就近送往九桥乡的卫生院?”
朱建国脸色一变,随即下了决心:“好,就近送卫生院。你告诉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尽可能保住性命。哪怕残废了,也比丢了命强。到了乡政府,你马上给县人民医院打电话,叫他们派得力的医生马上赶过来。”
“是,明白!”
第162章县委常委会的决议
朱建国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由于耽搁的时间太长,加之九桥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太差,那名重伤的村民终于没能抢救过来,尽管九桥乡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派去支援的医生尽了全力,伤员还是在次日转往县人民医院的路上过世了。
消息传来,朱建国闷了很久没有出声。
如果不曾死人,这起宗族械斗的案件就比较好处置。鉴于林庆县民风强悍,境内宗族势力“雄厚”,经常发生比较大规模的斗殴事件,上级对这个还算体谅。
这种偏僻落后地区,历史上形成的“宗族敌视”情形,也不能完全怪在当权者头上。
只要不死人,一般上级都不会太过追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