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鸿很认真地对毛凌说道。
在我国,是有这么个传统。古语有云:教会徒弟打师傅。所以师父在教徒弟的时候,总是留一手,将压箱底的本事留下来,留到实在不能再留的时候,才不得不传授。有些是终身不传授。结果很多技艺,便逐渐失传了。而官场上,企业内,亦是如此。总是担心下属会超过自己,千方百计压制,不让有能力的下属出头。越搞到后面,越是容易形成人才断层。
一些领导干部,总觉得一切都握在自己手中,单位离不开自己那才是最好的,最能体现自己的本事和能耐,位置也就稳如泰山。
刘伟鸿很看不上这种搞法。
他很明白,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越分越细,全能型人才越来越不可能出现,团队合作才是王道。纵算在官场,亦是一样,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终结了。
怎样培养人才,怎样培养团队,是每一个上位者,均不容忽视的根本问题。
故此饲料厂尚未开工,他就给毛凌灌输这种“伯乐思想”。
毛凌连忙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刘书记,我记住了。”
刘伟鸿看了他一眼,知道单纯凭说教,不一定能管用。几千年形成的观念,不是刘书记几句话就能改变得了的。
“呵呵,毛凌,柳齐,你们可能也注意到了,我们区里打算搞一个工业园,今后你们那地方,还会不断地扩张,不断地有新的工厂建起来。这个工业区管理委员会是迟早要成立起来的。一句话,只要你们做出了成绩,我一定给你们足够大的舞台。你们谁有本事管好更个工业区,我就让谁去做这个管委会的主任。”
思想工作做过之后,刘书记又毫不犹豫给大伙画了个饼。
精神激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要给大伙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让他们去努力奋斗。
当年太祖得天下,用的就是这么个“法宝”。
毛凌笑嘻嘻地说道:“刘书记,管委会主任什么的,我现在也不敢想,我就想着怎么把这个饲料厂先搞好,嘿嘿……”
“嗯,目标要远大,工作要踏实,一步一步的来。柳齐啊,你这个党支部书记,担子也不轻啊。”
刘伟鸿点点头,肯定了毛凌的说法,又转向柳齐,说道。
“是,刘书记。”
柳齐连忙恭谨地答道,但神态多少有点茫然。
老实说,他这个党支部书记,是兼任的,本职还是区委宣传干事。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就是个陪衬,今儿个的主角是毛凌。
一个饲料厂里,能有什么党建工作要抓的?
见柳齐这种懵懵懂懂的神情,刘伟鸿便有些不喜,脸色略略一沉,说道:“柳齐,你是不是觉得,饲料厂没必要重视党建工作啊?”
柳齐吓了一跳,连连摇手,说道:“不是不是,刘书记,我绝对没这个意思……”
别看刘伟鸿平日里温文尔雅,轻易不给同事们脸色看,但越是这样,刘书记一生气,大伙越是紧张。尤其是前些日子县纪委的事情出来之后,夹山区的干部,一个个对刘书记既敬且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