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峰被秦默涵这番话逗得有些不好意思,他看着前方,慢慢骑行,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说道:
“哎呀,你们可不要这样说,我这不过是穷则思变罢了。
“咱们现在也别光说话了,咱们这就去整个村子里走走,好好看看去。我们柳坝村现在就想着摇身一变呢”
“你们刚才也听说了,这好多人家都存了钱,心里头就琢磨着想要盖新房子。
“毕竟住上好房子,那日子才更有盼头嘛。可是村长却说我让大家等一等,所以大家都眼巴巴地问我啥时候可以盖呢。”
老群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好奇地问道:
“可不是么,你自己都盖了新房子,那房子宽敞明亮,看着就让人羡慕。
“你为啥不让别人家盖呢?我可是仔细算过了,按照现在大家手里的积蓄,和建筑材料的价钱,花不了多少钱就能盖起砖瓦房了。
“你们柳坝村的很多人家,现在经济条件都改善了,盖砖瓦房那是绰绰有余啊。你和村长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为啥要拦着大家呢?”
老群一边说着,一边还用手比划着,仿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疑惑,那模样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非要弄个明白不可。
秦默涵听着老群的问话,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丝认真,缓缓说道:
“就是呀,你们柳坝村去年的收成那可真是不错。
“就说去年秋天吧,那棉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雪白雪白的,就像天上的云朵落在了地上。
“采摘的时候,村里人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棉花在针织厂卖了个好价钱,给村里带来了不少收入。
“还有那土豆,一个个圆滚滚的,又大又饱满,堆在院子里就像一座座小山。也拉到京城去了,也给粉条厂交了,都是抢手货,那收入也相当可观。”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另外,你们村还有交售蘑菇的收入呢。
“一到山林里蘑菇生长的季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屋子里都摆满了蘑菇菌棒,蘑菇长得密密麻麻的,鲜嫩得很。
“采摘下来,简单一处理,就交到你们家收购点,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再加上各种蔬菜,什么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种得又多又好,都交到你们家作坊,卖了个好价钱。
“这些林林总总的收入加起来,可真不少啊。柳坝村的人均收入在全县都是拔头筹的。”
“而且呀,你们村几乎每家都有人在香坊、陶瓷厂或者砖瓦厂上班挣工资。这些在工厂上班的人,每个月都能拿到稳定的工资。
“所以呀,大家的收入都是可以的。这些人家挣的钱可都存起来了,平时的花销,就靠田里的那点产出也足够了。
“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偶尔买点生活用品,花不了多少钱。”
秦默涵越说越激动,提高了音量说道:
“所以啊,很多人家就是不盖四合院新房子,就是盖上正北面一面的新房那也是有能力的。
“你想想,大家辛苦了一年,手里有了钱,谁不想把房子盖得漂亮点,住得更舒服点呢?
“很多人家还想着盖新房娶媳妇呢,这可是人生中的大事。你干嘛要阻拦啊?你这不是挡了大家的好事嘛。”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肖峰,仿佛在等着一个合理的解释。
肖峰见两个老朋友问得格外认真,眼神里满是关切与疑惑,便把摩托车开向了人少的河坝路。
他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道:“咱们柳坝村啊,确实是有那么一些人家,手里头攒了些钱,能盖得起新房子了。
“你瞧,村东头老李家,去年种菜卖蘑菇养殖挣了不少,儿子又在砖瓦厂上班,家里有点积蓄,盖新房对他们来说问题不大。
“还有村西头老张家,棉花收成好,土豆也收成好,再加上家里人在香坊干活,日子也过得挺宽裕,也有能力盖新房。”
“但是呢,”肖峰话锋一转,眉头微微皱起。
“大多数人家啊,还是得再等上一年或者两年才有能力盖。毕竟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每一分都得算计着花。
“有些人家虽然有点钱,但还得留着给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啥的,不敢轻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