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晚朝文武争辩
“宣,御史大夫曹贤亮和言官严从觐见。”
“宣,御史大夫曹贤亮和言官严从觐见。”
随着内侍
声音由殿内传音,
一路由内侍太监传唱,
传到了殿外,早有御使大夫曹大人领着人在此等候,听到乾清殿内的内侍太监传唱,立刻整理了一下衣冠,还不忘对着身边的言官严从说道,
“严大人,殿内宣了,咱们就一同进去,如今到了这个时候,老夫也不便多说什么了,只是让严大人心里明白,老夫虽为御使大夫,可是也不能只听你一家之言,很多事,勋贵不必多说,就是文官那边,谁没有个犯错的时候,只是我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要是较真,严查下去,谁都是够呛。”
御史大夫曹贤亮也算是苦口婆心劝了良久,此话他说的没错,御使大夫可是有监察百官的职责,合着皇城司送来的案子,大多数都是文官的,尤其是那些官员府上的官宦子弟,犯的案子哪里不知道,文官那些人,屁股下面也不干净,更不用说那些贪官污吏,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查一个准。
看着严从一身正气,年轻气盛,气血方刚的就要捅了天大的窟窿,让御史大夫曹贤亮大为惋惜,都是有家室的人,此事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祸及家小,真的是祸事,所以才劝了又劝。
但严从始终不为所动,一脸坚定的回道,
严从虽是这样说,心中也是忐忑不已,不过一想到这些年碌碌无为,仅仅是一個正六品的言官,虽有座师卢阁老关照,可是门下的学生多如牛毛,何其有自己出头之日,
那日在崔德海府邸门前,本想以此事为难洛云侯博出个名声,要自己有出头之日,可是洛云侯行事光明磊落,就是给的银子也有由头,更是看见身为户部郎中的崔德海,府上妻妾成群,银子堆满了院子,而自己,糟糠之妻仅有一人,每日粗茶淡饭,过的毫无体面,
要不是洛云侯暗地里给的银子,自己在家中还有何脸面,只有往上爬,哪怕是再大的危险,也要把此事做下去,这一次,必然名扬天下,想到此处也不再犹豫,迈开步子跟着御史大夫曹大人一起往乾清宫而去。
严从也没想到镇国公会这样说,所谓上天示警,也不过是天下百姓的妄言,至于是否真有此事,并不确定,但也不是没有依据,至于说失察之罪,哪里是贾珍的,分明是身边的御使曹大人罪责,镇国公打得好算盘,
心中一震,
不由暗自思索,
“多谢曹大人叮嘱,严某谢过大人,此事乃是下官一人所为,绝不会拖累他人。”
严从不敢怠慢,急忙回道。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武皇轻飘飘的回了一句,看不出喜怒,镇国公往前又走了两步,来到了严从身前,问道,
“严大人,老夫问你一句话,今日天异象,当真是宁国府那个道士施法所致?据老夫所知,此乃天地变动,前朝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过,一个小小的道士,坑蒙拐骗,撞了大运骗进国公府,遇上这些事,只能说宁国府贾珍,乃是失察之罪,可对。”
武皇的话语随即而出,东王和卢阁老应道,
“是,陛下!”
镇国公知道此时贾珍是无论如何都撇不开罪责,不如先自己给自己安一个失察之罪,训斥一番即可,至于其他的,查无实证,如何定罪。
“启奏陛下,老臣觉得,严从的话虽然有些重,可并不是无道理,宁国府的传言,老臣今日也是听说,本以为是谣言,可是府上去东市坊采买的奴才,路过宁荣街的时候亲眼所见,所以老臣以为,就算是无心之举,可是贾将军行此之事,太过于荒唐,目无朝廷,更是蛊惑京城百姓,应当严惩。”
果然,
“严从,休要信口开河,如今京城百姓安居乐业,满朝文武政通人和,如何会因为一个道士获罪于天,再说此中内情外人如何得知,你竟然诬告勋贵是何居心。”
正想着,
“你,你,好!伶牙利嘴,好一个言官严从。”
御使大夫曹贤亮应了声,而后地上一拜,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肃立在那不敢言语,严从心里虽然不安,但也算是镇定,在地上扣了头,神色不变的起身站定,让不少文官的人赞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