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百科 > 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战略对手二合一(第1页)

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战略对手二合一(第1页)

美国使馆内的一间秘密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看着墙上投影仪投出的卫星图像,五角大楼代表团一行人已经良久没有人说话,只是一味地抽着烟。

华夏人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立项开始研新一代主力战机的事情,在座各位当然都是知道的。

只是根据洛马技术人员的说法,第四代战斗机相比第三代有着近乎于本质的变化,其演进幅度远高于过去任何一次划代升级,几乎相当于6年前从末代电风扇到初代电吹风的跨越。

而当年即便强如英美等国,也是经过了十来年的研和测试,才最终完成了新老两代技术之间的交替过渡。

这还是在期间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

至于第四代战机本身,则并没有太多的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在美国综合国力最强的年代,aTF项目从开始研制到飞总共度过了漫长的11年。

即便从洛克希德马丁的yF22方案胜出开始计算,也有6年时间。

而铁幕另一边的老对手由于经历了解体风波,与aTF同时期的米格1。44和I-21两个项目则永久停留在了早期验证阶段,直到26年,勉强结合了前两者技术的T5项目才重新立项,大约与华夏的二十号工程同期。

但毕竟有着过去的积累,所以情报部门此前给出的分析一直认为,前者将在29年左右率先试飞,而正式服役可能还需要等8-1年以后。

换句话说,F22+F35的组合,在技术上仍然能维持至少1年的优势。

至于后者,则始终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分析结论,一般都是用“进度可能会略慢于T5”一笔带过。

虽然也有部分报告中提到,根据蓉飞集团方面的物资采购和人员轮换情况分析,华夏方面的研进度可能远远快于预期。

不过情报分析这种事情,其实最忌讳加入“可能”、“大概”、“也许”之类模棱两可的限定词,更别提部分单位为了推卸责任,会用遍历法把几乎所有可能的结果全都写上一遍没这样事后分锅大会的时候,总能找到其中猜对的部分推卸责任。

结果就是情报的参考价值进一步下降,进而导致即便情报本身是正确的,决策层也没有直接采纳的信心。

总之,面对着眼前这张照片,整个代表团都突出一个手足无措。

当然也包括盖茨本人在内,

眼见着距离下午的会谈时间越来越近,他终于有点坐不住了。

实际上,这种给谈判对象来个“下马威”的操作,美国人并不陌生。

只不过,以前基本都是他们在给别人做,而这次终于风水轮流转了而已。

“各位,谈谈你们的看法吧。”

盖茨说着抬手在半空中挥了挥,驱散掉面前浓郁到几乎挡住视线的烟雾:

“虽然下午的只是初步打个照面,实质问题要等到明天才开始谈,但要是先被对方在气势上给压住,那后续的工作可就很难开展了……”

有了老大话,大家也不好继续当闷葫芦。

可因为之前毫无准备,又不可能在这种时候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所以一时间竟然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好在,还是很快有人打破了冷场:

“虽然报告中给出的判断是飞机当时正处在起飞过程中,并且红外侦查结果也表明动机尾部有明显的热流,但卫星图片几乎是来自正上方的俯视图,飞机的投影又恰好位于跑道上方……有没有可能是一次地面测试,或者单纯的假目标?”

尽管从理性上,大家都知道这种猜测的可能性不大,但眼下正是最需要建立信心的时候,所以在听过这番言之后,竟然有不少人跟着点头。

然而,大多数人还是没办法说服自己,相信如此离谱的判断。

尤其负责与国内联络、也是之前最先通报这一情况的玛丽娜·莱戈洛女士,更是直接拿出了新的消息:

“很遗憾,先生们。”

她轻点几下鼠标,将投影在幕布上的画面切换到了另外一组照片。

或者准确来说,应该是一组网页截图,只不过其中包括很多照片。

从角度来看,明显是从地面拍摄的,内容正是一架刚刚起飞,正在半空中爬升的飞机。

“一开始,我们确实考虑过伪造飞行痕迹进行假飞的可能性,但公开情报分析人员几乎在同一时间就毫不费力地在华夏网络上找到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讨论、图片和视频资料,而且至少来自三个不同的角度……或许诱骗卫星侦察很简单,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技术手段能直接骗过如此多角度的人眼。”

莱戈洛一边切换着页面,一边介绍道:

“机场位于蓉城西郊,但其实近些年已经算是城区,并且华夏人完全没有任何控制机场周围的举动,甚至在试飞之前的四十分钟就已经把两架验证机拉出来摆在了停机坪上,所以到真正起飞的时候,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围观群众,甚至我们蓉城领事馆的工作人员在稍晚些时候去查看情况的时候,还在周围看到了不少维持秩序的保安和警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