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气得不行:
“你拿的是我的卷子!”
孙策仗着武力值更高拿了就跑:
“明明是我的。”
而后跑回自己位置上坐好,还趁机回头和身后的周瑜挤眉弄眼。
周瑜有些好笑,给了他一个小心点的眼神。那监考老师神通广大,说不定能够分辨卷子是谁的。
孙策很快悄悄和前桌的孙坚换了一份二十多分的卷子摆在自己跟前,当司马懿申请找老师评理的时候,孙策展开二十分的试卷无辜地问司马懿是不是看错了。
孙策茶里茶气:
“司马兄应该不至于只考二十分吧?如果你想要这份考卷,那某也可以与你更换,反正也没考好。”
监考老师本来就烦他们事多,查看了一下监控确定司马懿那份卷子的第一页答案和这份不一样,就认定这一份不是司马懿的。
所以老师和稀泥:
“可能是其他人不小心拿走了你的卷子,谁让你自己不写姓名?好了,我还要讲错题,差不多就行了。本来你应该是零分的,现在能拿到一个十分的卷子已经算你走运了。”
司马懿:……
孙坚已经仗着没人注意,在抢来的那份空白卷子上把姓名栏填好了。孙策两个字落定,司马懿就算抢回去也费劲。
他倒是不想吃下这个哑巴亏,然而看到监考老师不耐烦的表情,权衡利弊,认为得罪老师会对自己更加不利。
所以司马懿选择了暂时放过孙策。
等人走了,周瑜低声问孙策:
“你和他对着干做什么?你认得他是谁?”
孙策也低声回答:
“之前偷听宋国的人聊天,他们说权弟建立的东吴就是被司马家灭亡的。那司马懿的子孙害得汉家天下生灵涂炭,我看不惯他。”
周瑜明白了:
“此事我会找机会再细细打听。”
孙策美滋滋地收获了一份七十七分的试卷。
监考老师宣布规则:
“分数分成优良中差四个档次,优秀需要考到90分及以上,良好在80到89,中等是60到79,60分以下是差等。满分单独计算。”
“差等只能获得1个积分,中等可以获得1+2一共3个积分,良等是1+2+3一共6个积分,优等则是1+2+3+4一共10个积分。如果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额外奖励5个积分。”
黑板上刷新出了表格——
差0-59分:1积分
中60-79分:3积分
良80-89分:6积分
优90-99分:10积分
满分100分:15积分
所有人立刻意识到,这个积分是很有用的东西。越往上膨胀得越多,上下差距过大,别人想追上你得多考好几次考试才行。
孙策的高兴戛然而止:
“司马懿怎么才考了77?他怎么不多考3分?”
孙策扼腕不已,多考三分就能多拿3个积分啊!
周瑜让他适可而止。
你把你1积分的卷子丢给人家,换来别人3积分的卷子,已经占大便宜了,可别得寸进尺。
司马懿并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他只是检查过剩下的卷子之后发现都不是自己的,而只有一份无名卷被孙策拿走了,所以认定孙策拿了他的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