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考上大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婚,抛弃丈夫丶抛弃孩子。这种行为实在令人不齿。这和旧社会那些一旦出人头地丶飞黄腾达就抛弃糟糠之妻的伪君子有什么区别?】
【徐家人心善,不跟她计较,如她所愿离了婚,但是,作为正义之人,我们却不能放任此种情况继续发生。】
【当初在乡下,为了过好日子丶为了躲避劳动,主动选择和公社社员结婚,一得到回城机会,就立刻抛弃对她千好万好的丈夫和婆婆,抛弃尚且年幼的孩子,这是忘恩负义,是不负责任,是道德品质败坏,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大力谴责的行为。】
【追求更好的生活,不应该以欺骗丶利用丶伤害别人为前提。】
【如果人人都像她一样,这个社会不就乱套了吗?】
【我们不知道,在全国各地,究竟有多少知青考上大学以后选择了抛弃自己在农村的对象和孩子,或者打算抛弃自己的对象和孩子。我们想跟这些人说,做人,不能灭了良心。】
【我们呼吁受害者鼓起勇气,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也希望,各高校能够对学生们开展摸查,对那些道德品质败坏的人做出相应的处罚!否则,高校不就成了道德品质败坏之人的聚集地了?做了忘恩负义之事,却不受到任何惩罚,那就是在变相鼓励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
【江明华三岁的女儿哭的肝肠寸断,小姑娘也很有骨气,在知道母亲抛弃了她之后,果断请求我们代发一份断绝关系协议,从此以后,和江明华再无关系。】
后面附上徐家屯大队盖了公章的那份声明。
第二天早上,徐佑军回工地的时候,小赵通讯员也在往工地赶。
他去找了公社杨书记,又去找了县委书记王金源。
王金源看了看稿子,带着他回到县委办公室,不但给他写了推荐信,还往省媒打了电话,敲定了发稿事宜。
这篇稿子,是以县委的名义发出去的,一定可以见诸报端!
第206章
八零小炮灰艰苦奋斗(11)
三天以后,小赵通讯员的文章见报了。
与此同时,徐会计寄出的信也送到了各位当事人的手中。
平原省省会湖东市,国棉六厂家属院,江明华离开徐家屯之后就回到了这里。
她的父母都是国棉六厂的职工,上面一个兄长,比她大四岁,上山下乡运动开始的时候,人家已经找到了一份临时工,所以不用下乡,下面还有个妹妹,比她小三岁,这也是个幸运儿,71年的时候,她高中毕业,该下乡了,正好赶上城里出现一波用工小高峰,也找到一份临时工,留在了城里。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弟,比她小7岁,高中毕业之后,赶上江母到了退休年龄,就接了母亲的班。
就只有她,最倒霉。
江明华心里愤愤不平。
就算他们每个月给她寄五块钱又怎么样?她还不是一样要下地干活!
要不然,她怎么会嫁给徐佑军那个庄稼汉!
尤其是弟弟在76年接了母亲的班之后,她对父母的不满达到了顶峰。明明,母亲可以把她叫回来接班的。可是,他们把工作给了弟弟。
这次她考上大学回来,整个人扬眉吐气。
被家人放弃的女儿,以后会是最有出息的一个,到时候,她可不会管他们。她等着看他们后悔的样子。
这天早上,家里人都去上班了,大哥家的孩子也去上学了,已经退休的江母在家里糊火柴盒,赚点零钱贴补家用。
江明华睡了个懒觉,起床吃了给她留的早饭,开始对镜理红妆,她打算出去逛逛,回来之后,父母出于愧疚,给了她一些钱,让她自己看着添置点东西。
换上新衣服,梳好头发,又把蛤蜊油抹了一点点在嘴唇上,让嘴巴看起来润润的,这是江明华自己发明的办法,冬天天气干燥,嘴唇容易起皮,抹点蛤蜊油能起到滋润的效果。
照了照镜子,无一处不妥帖。
江明华出门了。
她这次回来很高调,见到谁都热情的打招呼,平时大家也很热情的回应她。
整个国棉六厂就出了三个大学生,可见大学生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可是这一次,好几个人看她的眼神都奇奇怪怪的,没有了前几天的热情,似乎还带着一些鄙夷。
江明华不明所以。
直到有人跟她说:「明华呀,你下乡的时候结婚了呀,你怎么不把男人和孩子带回来呢?」
江明华眼神一冷,说道:「别胡说!你这样是在败坏我的名声!」
那人撇撇嘴:「我胡说?报纸上都登了,你下乡期间嫁给了一个乡下人,人家好吃好喝的养着你,还不让你下地干活,你要高考,人家就支持你高考,结果,你考上了,就跟人家离婚,连孩子都不要了。报纸上说了,那个孩子差点哭死,人家现在也醒过悟来了,孩子说了,你不要她,她也不要你了,从此以后你们俩一刀两断,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