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懂苏姑娘的意思了。」太傅点了点头。
「你是想要让他们拿钱来购买考取功名的名额。」
「是的。」苏凝点头,「至于他们能不能考的上,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若是被他们考上的话,那就说明他们是有真材实料本事的人。」
「我们依旧可以用他们——」太傅接过苏凝的话头来说。
「那他们要花多少钱才能够买到我这个名额。」
「这个就看他们自己的表现了。」苏凝抓着茶杯喝道。
「皇上,倒也不必搞得如此明目张胆。」太傅笑道。
「就直接说是募捐好了——还请苏姑娘慷慨解囊。」太傅冲着苏凝作了一个揖。
这件事情还需要有人带头,这才好操作下来。
苏凝:「……」
这老头,脑子转得还挺快。
苏凝这边,并没有需要功名的人,她舅舅那边才更需要一些。
她表哥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
饱读诗书却没有办法参与科举考试。
他并不是经商的材料。所以宋家舅舅也不为难他。
「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吧。」宋容倒是看得挺开的。
所以后来他接到苏凝的信,整个人都是懵的。
苏凝用钱给他儿子买了一个科举名额——
当然这封信上写的特别的婉转。
说是江南发大水,百姓们流离失所,他那个外甥女,以宋家的名义捐了100万两纹银。
还有粮食五百石。
这真的是——
「到时候可得将这钱双倍地还回去。」宋家大舅母道。
「可不是,你说这孩子这心眼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这么聪明呢?这么会把握时间。」
这些钱对他们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他们即便有这么多钱,也没办法弄到这个科举的名额,一旦他家老大考取了功名,那么他们宋家就将彻底的改头换面,转换门楣。
「要多给她送点东西过去。」
宋家勇母美滋滋地说道,「往后我可就是官太太了。」
「美得你,你儿子得先考上了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我现在就去和他说,让他给我读书去。」
且不说宋家人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那欣喜若狂的模样,就说京城那些商人知道这件事情以后,更是举着大笔的银票,也想要求取一个仁善之家的字幅。
不到三天,就已经筹得了两千万两银子,更不用说已经满出来的粮仓。
「皇上,这下子,你就不用为了银钱和粮食头疼了。」
「这倒是。这个国库从来没有这么满过。」